

日出或日落時出現(xiàn)的赤色云霞。
1.神話中的野獸名。
1.不容易說﹔說不清楚。
1.難于說出口的隱情。
1.猶質疑。
1.不能﹔不易。
1.情面上過不去。
1.不易理解的義理。
1.艱難與容易。
2.偏指艱難。
3.偏指容易。
1.見"難蔭"。
1.清制﹐因公殉職的文武官員﹐不論爵秩﹐例得有一子入國子監(jiān)讀書﹐謂之"難蔭生"。
1.一同蒙難的人。
1.見"難于"。
1.詰難。
1.驅逐鬼疫。
1.謂事變莫測。
1.不能遏止。
1.見"難拚"。
1.方言⊥尚。
1.象聲詞。低語聲。
2.象聲詞。讀書聲。
3.象聲詞。鳥啼聲。
1.見"喃喃篤篤"。
1.形容絮叨不絕。
1.迕逆,抵觸。
1.亦作"楠瘤"。
2.楠木的癭瘤。俗稱楠木疙瘩。
1.見"楠榴"。
1.楠樹。
2.指楠樹的木材。
在浙江省永嘉縣北部。為甌江的最大支流,長145千米。兩岸高山奇秀,多峽谷急流,斷崖飛瀑。有三十六灣、七十二灘、大若巖、陶公洞、百丈瀑、十二峰、獅子巖等勝景及望兄亭、送弟閣、狀元府等古建筑。景色佳麗,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1.即毛竹。
1.顛仆﹐傾覆。
1.列入配享祖廟之位。
1.猶難祔。
1.升登。
1.謂因羞慚而流汗。
1.羞慚。
1.因慚愧而臉紅。
1.慚愧臉紅貌。
1.謂羞怒。
1.亦作"e然"。
2.慚愧臉紅貌。
1.猶赧顏。
1.慚愧的神色。
1.指周赧王和漢獻帝。因皆即位衰世,受制于人,卒致亡國,故并稱。
1.羞慚臉紅;慚愧。
1.羞愧。
1.一種烹調肉食的方法。
1.蝗的幼蟲。
1.蝗的幼蟲和蝗。泛指蝗蟲。
1.蝗的幼蟲。
1.鼻塞而發(fā)音含糊。
1.連續(xù)不斷的低語聲;嘮嘮叨叨。
1.漢王吉父子,皆好車馬衣服,其自奉養(yǎng)極為鮮明,及遷徙去處,無蓄積馀財,所載不過囊衣而已。事見《漢書.王吉傳》◇用為居官不蓄財?shù)朴谧苑钪洹?/p>
1.袋中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