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相對聳立。
1.挽救世道;扶正世道。
1.見"匡飭"。
1.指春秋時衛(wèi)國的匡地與宋國。孔子周游列國曾被圍于匡,被逐于宋◇因以指無禮讓的地方。
1.匡正時俗。
2.傳說中的人物。一說名"匡裕"。出自殷﹑周之際,又傳為周武王時或秦末人。兄弟七人學仙得道,結廬隱居于南障山。故世稱南障山為廬山﹑匡山﹑匡廬,尊匡俗為匡神。
1.猶匡正。
粗略計算據初步~,今年棉花將增產百分之十二。
1.拯救危難。
1.孔子周游列國,在匡地遭到圍困◇泛指好人被圍困。
1.匡正維護。
1.見"匡衛(wèi)"。
1.匡正輔助。
1.輔佐幫助。
1.糾正邪惡。
1.進言匡正。
1.比喻輔佐明君。
1.扶助,扶持。
1.匡正補益。
1.匡正輔佐。
1.匡正輔佐。
1.安適地吟詠。
1.幫助和保護。
1.匡正控制。
1.見"匡岳"。
1.正常地運轉。
1.見"匡贊"。
1.扶助振興。
1.扶助拯救。
1.指出錯誤,勸人改正。
1.輔佐政事。
1.猶匡正。語本《孟子.滕文公上》"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
1.匡正制約。
輔助;扶助。
1.即框子。
1.匡正輔助。
1.正坐。
1.匡時濟世。劻,同"匡"。
1.匡救。劻,同"匡"。
1.惶遽不安貌。
2.謂動亂不寧。
3.輔佐,幫助。
1.輔佐。劻,同"匡"。
1.騙錢。
1.欺騙迷惑。
1.哄騙人。
1.騙取。
1.欺騙恐嚇。
1.說騙人的話。
1.謊騙引誘。
1.謊言。
1.謊騙欺詐。
1.謂以甜言蜜語進行詐騙。
1.謂騙吃騙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