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參的別名。
2.土菌之類。一名地蓋。
1.猶渙散。
1.方言。閑談。
①在車轅的前面或側面拉車這匹馬是~的。②〈方〉比喻幫助別人,替人出力。
1.見"拉后腿"。
1.方言。深夜不歸。
2.特指人力車工人夜間出車。
1.比喻四面包圍,逐步收縮的戰術。
①指不顧情面他辦事大公無私,對誰也能~來。②指露出不高興的表情他聽了這句話,立刻~來。
1.比喻把當權者趕下臺。
1.方言。過夏。
比喻從中撮合他倆交朋友是我拉的線。
1.象聲詞。崩塌聲。
2.指崩塌。
1.同"摧枯拉朽"。
一種民間文娛活動,在裝有凸透鏡的木箱中掛著各種畫片,表演者一面拉換畫片,一面說唱畫片的內容。觀眾從透鏡里可以看到放大的畫面。也叫拉大片。
1.比喻硬裝清高。
沒有條理;雜亂這篇文章寫得太~,使人不得要領ㄧ我拉拉雜雜談了這些,請大家指教。
1.摧折。
1.閑聊。
同‘拉呱兒’。
1.崩裂之聲。
1.猶躐等。邋,通"躐"。
1.猶獵獵。旗幟飄動的聲音。邋,通"獵"。
1.南宋紹興年間四川刻七史《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周書》﹑《齊書》,至元代版子大部凝漫漶,著錄家稱以舊板印成之書為"邋遢本"。七史版式半頁九行,每行十八字,故又稱為"九行邋遢本"。
1.方言。同"旮旯"。角落。
1.石聲。
〈方〉山上聳立的大巖石,多用于地名,如白石砬子(在黑龍江)。
①管樂器,上細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張開,可以擴大聲音。②有擴音作用的、喇叭筒狀的東西汽車~ㄧ無線電~(揚聲器)。
膝以上部位較貼身,膝以下逐漸展開,至腳口寬大為喇叭式的西褲。顯示臀部合體,腳口處飄逸。適宜男女青少年穿用。
1.見"喇虎"。
1.方言。形容走起路來兩腿分開一歪一斜的樣子。
1.也作"蝲蝲蛄"。
2.即螻蛄。
喇嘛教的僧人,原為一種尊稱。[藏]
1.方言。怠慢。
1.即喇子§寶石。
1.謂流氓無賴及刁滑兇悍者。
2.寶石名。色紅﹑透明,俗稱紅寶石。
1.猶夸口,說大話。
1.亦作"藞苴"。
2.猶邋遢。不整潔;不利落;不端莊。
3.猶闌珊。
1.兩腿叉開成八字形。
1.犬曳足而行貌。又人兩足分張而行貌。亦泛指行走不正。
1.拔步。
1.見"剌答"。
1.亦作"剌搭"。
2.軟綿無力;下垂貌。
1.信口哼唱聲。
1.常與"歪"連用,如"歪剌骨"。古代罵婦女的話。
1.象聲詞。狀風聲。
2.象聲詞。狀拍擊﹑破裂聲。
3.猶辣辣。形容燥熱。
4.助詞。表示加重語氣。
〈書〉(性情、言語、行為)別扭,不合情理秉性~。
1.藏語的譯音?;蜃g為"剌馬"﹑"喇嘛"。我國藏族﹑蒙族對喇嘛教僧侶的尊稱,意為上人﹑師傅。
1.藏語的譯音。或譯為"剌麻"﹑"喇嘛"。我國藏族﹑蒙族對喇嘛教僧侶的尊稱,意為上人﹑師傅。
1.即蠟梅。多年生落葉灌木。葉橢圓形,對生。冬末至初春先葉開花,花芳香。花瓣黃似蠟,故稱。香氣甚濃者稱"檀香蠟梅"或"馨口蠟梅",花瓣完全呈淡黃色者稱"素心蠟梅",均為著名觀賞品種?;商崛》枷阌?,亦可入藥。
1.亦作"剌繆"。
2.違背;悖謬。
1.見"剌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