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不服水土"。
1.穄子。黍之不黏者。
1.耗費;浪費。縻,通"靡"。
1.繩索。
1.指受牽制而不能靈活機動的軍隊。
1.猶糜爛。縻,通"靡"。
1.拘囚。
1.指畦堰損碎浸漫。縻,通"靡"。
1.拘禁;捆縛;牽制。
1.牽牛的韁繩。
1.被職務牽制束縛。
1.拘禁。
1.見"麊泠"。
1.亦作"麊冷"。
2.古縣名。
1.疲憊不堪。
1.粥和干糧。麋,通"糜"。
1.沸騰紛亂貌。麋,通"糜"。
1.浪費。麋,通"糜"。
1.熟的麋肉。
1.干麋肉。
1.麋制的膏。
1.麋肉制成的醬。
1.碎爛損耗。
1.用麋皮制成的箭靶。
1.迷惑。麋,通"迷"。
1.麋角所制的膠。
1.麋的角,可入藥。
1.陌生。不認識;沒見過。
1.眼病之一。目生翳。
1.看后即記住。
1.用眼色和下頷示意以役使別人。形容態(tài)度驕橫。
1.以目示意。
1.以目傳情。
1.猶眼熟。看著好像認識。
1.以目計算。
1.眼跳。舊謂有事發(fā)生的預兆。
1.以目光相送。語本《左傳.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
1.即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重要的牧草和綠肥作物。
1.謂眼睛受到突然刺激而避開。形容心存怯懦。
1.以眉目挑逗傳情。
1.眉眼傳情,兩心相悅。
1.舊時形容女子誘惑人的情態(tài)。
1.眉目傳情,內心相許。
1.古代聽訟法之一。謂觀察受審訊者的眸子而知其曲直。
2.謂看人語態(tài)即知其意;見人容態(tài)即知其所欲言。
1.眼前的計劃謀略。
1.看見兔子而呼獵犬。比喻及時補救。語出《戰(zhàn)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晩也。"
1.外眼角。
1.看作。
1.眼圈;眼眶。
1.瞌睡;打盹。
1.見"目無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