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飆發"。亦作"飆發"。
2.謂迅猛地發生﹑興起。
3.指迅猛。
4.形容才思敏捷奔放。
1.猶言迷失心智。
1.迷戀沉溺。
2.指迷戀世情俗念的人。
1.猶迷齊眼。迷,用同"瞇"。
1.迷失,失掉。
1.沉湎于某項愛好或某種事物的人。
2.俗人;糊涂人。
3.迷惑人;使人分辨不清。
4.使人昏迷。
5.使人迷戀;使人陶醉。
1.謂迷惑別人視線,使人分辨不清。
1.糊涂,不開竅。
2.猶迷失。
1.在山林中迷失方向﹑道路。
1.見"迷下蔡"。
1.誘惑勾引。
1.弄不清方向,走錯道路。
2.丟失;喪失。
1.迷謬的識見。
1.見"迷澌"。
1.亦作"迷廝"。
2.謂神思恍惚散亂。
1.猶昏死。
1.即迷魂湯。
1.方言。指迷惑人的甜言蜜語。
1.迷惘煩惱。
1.迷,通"彌"。形容極大。
2.迷,通"彌"。迷漫天空;滿天。
1.見"迷空步障"。
1.極大的謊話。迷,通"彌"。
1.極大的罪惡。迷,通"彌"。
1.走失的兒童。
1.謂頭腦糊涂而分辨不清是非。
1.迷失正道的人。
1.見"迷途知反"。
①迷失道路迷途知返|一路尋訪,不覺迷途。②錯誤的道路引入迷途|陷于迷途。
1.迷路后知道回來。比喻犯了錯誤能改正。
1.見"迷途知反"。
1.謎團;疑團。迷,用同"謎"。
1.執迷而頑固。
1.迷茫。
1.喻事物惑人如羅網。
2.指煙霧﹑水氣等迷茫如網。
1.迷惑失措。
2.指蠱惑,使迷惑。
3.謂神經錯亂失常。
1.暗于事理;虛誕荒謬。
1.亦作"迷悮"。
2.迷惑謬誤。
3.使迷惑;貽誤。
1.迷惑與覺悟。
1.見"迷誤"。
1.見"迷瞀"。
1.亦作"迷稀"。亦作"迷奚"。
2.眼睛半閉貌;迷離,朦朧。
3.謂以微笑媚人。
1.見"迷希"。
1.見"迷希"。
1.謂以微笑媚人。
1.方言。欺騙。
1.戰國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后因以"迷下蔡"形容女子艷麗迷人。
1.令人迷惑的境界。
1.指迷香洞。
2.可使人昏迷的香。
1.妓女接客的上等處所。
2.為妓院的美稱。
1.迷失方向。
1.使心迷惑。
2.迷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