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帝王治國的謀略。
2.引申為帝業(yè)。
3.指帝王應天命的圖箓。
4.猶帝位。
1.立契的中介人和保人。
1.衛(wèi)兵;親兵。
1.見"牙不約兒赤"。
1.亦作"牙楂"。
2.丫叉。樹木分枝處。
3.瘦削貌。
1.下腭骨。即下牙床。
①食物中有砂子,嚼起來牙齒不舒服。②比喻言語粗俗,不堪入耳這人說話太牙磣。
1.軍中主帥或主將所居的城。以例當建牙旗,故稱。
2.唐代衛(wèi)護節(jié)度使住宅的內(nèi)城。
又稱牙”。具有一定形態(tài)的高度鈣化的組織,有咀嚼、幫助發(fā)音和保持面部外形的功能。在人體,一生中先后長兩次牙,首次長出的稱乳牙”,到二歲左右出齊,共二十個。六歲左右,乳牙逐漸脫落,長出恒牙”,共三十二個。按形態(tài)可分為切牙、尖牙和磨牙。切牙的功能是切斷食物,雙尖牙用以搗碎食物,磨牙則能磨碎食物。
1.見"牙床"。
1.見"牙推"。
1.官道。
1.衛(wèi)隊。
1.伢兒,小孩子。牙,通"伢"。
1.潔齒用的粉狀物。
1.獎給有功將領的符信。
1.牙旗的旗竿。
1.中醫(yī)病名。又名"爛牙疳"﹑"走馬疳"。牙齦潰瘍出血。
①咽和喉的合稱永晝吟不休,咽喉干無聲。②比喻險要的交通要道夷陵者,荊州之咽喉也|咽喉要道。
1.有節(jié)奏的悲啼聲。
1.咽口水。形容思食之切。
1.指脖子(或頸項,頭頸);頭。
1.謂停止發(fā)聲。
1.猶嗢噱。謂讀書有會心處而歡樂不止。
1.猶吞服。
1.咽喉。喻指要害處。
1.謂自己含辛茹苦,而給人以甘美。形容母愛之深。
1.猶咽苦吐甘。偏指吃苦。
1.咽喉與頸項。比喻形勢險要處。
1.吐納呼吸。一種健身之法。
2.指人死斷氣。
指人死沒了氣息老人說完這句話,就咽氣了。
1.低聲悲哭;嗚咽。
1.猶悲切。
1.謂使人呼吸困難。
2.謂說話頂撞人或使人受窘。
1.吞服太陽精氣。為道家修養(yǎng)之法。日,日華,太陽的精氣。
1.病名№嚨梗塞,呼吸不暢。
1.漱液而咽之。漱,謂干漱口使分泌津液。
1.咽下唾液。道家修養(yǎng)之法。
2.比喻干眼饞。
1.形容聲音滯澀﹑悲切。
2.指抽搭,抽泣。
1.猶吞吞吐吐。
1.謂吞氣充饑。
1.指頸項。
1.嗚咽哀切之聲。
2.謂聲音低啞。
1.低語。
1.形容聲音凄切細碎。
1.精神委靡。
精神不振的樣子懨懨瘦┧穡病懨懨。
1.亦作"煙埃"。
2.塵埃;灰燼。
3.指云煙霧氣。
4.烽煙和戰(zhàn)塵。喻戰(zhàn)亂。
1.亦作"煙壒"。
2.煙霧塵埃。
1.亦作"煙岸"。
2.霧氣迷蒙的水岸。
1.有關販賣或吸食鴉片的案件。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