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歡樂安泰。
1.見"風和日麗"。
1.風中的泡沫。比喻短暫虛幻。
1.指具有慣于見風使舵﹑投機取巧的作風的人。
1.亦作"風佩"。
2.指在風中搖動的玉佩。亦用來比喻像玉佩一樣擺動或相碰時發出聲音之物。
1.見"風旆"。
1.亦作"風斾"。
2.風中的旗。
3.特指酒旗。
1.《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后以"風鵬"比喻得時勢有作為的人。
1.船帆。
1.猶披靡。
2.風輕輕拂過。
1.指水瓢。古代常用以借指隱居生活。
1.作風,品行。
1.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沒有風浪,水面很平靜。比喻平靜無事。
1.指風傳的議論。
1.比喻飄泊無定。
1.瘋傻蠻橫。
1.古代神話中的風神。
1.指蒲柳。
1.猶風信。
2.風度品格。
3.猶友誼﹑情誼。
4.風光。
1.謂風流出眾。
1.猶飛騎。乘馬疾行。
1.風中飄動的旗幟。
2.指酒簾。舊時酒家的標識。
3.古時儀仗旗之一。見明王圻等《三才圖會.儀制三.國朝儀仗圖上》。
1.風刮起來。
2.比喻事物的興起。
1.同"風起水涌"。
1.比喻事物大量而迅速地涌現。
1.亦作"風起水涌"。
2.大風急起,浪濤翻涌。
3.比喻相繼興起,聲勢浩大。
1.猶言風起云涌。
1.亦稱"草辮"。
2.用麥稈之類編成的扁平的帶子,為制草帽﹑提籃﹑扇子等草制品的材料。
1.見"草緶"。
1.插在物品上,作為待售的標志的草束。亦作為賣身的標記。
1.草擬章奏。
2.非正式的﹑預先填寫的表格。
1.有蓋的草制盛具。
1.騷擾不安的樣子。
2.匆忙倉促的樣子。
3.亦作"艸艸"。草率;茍簡。
4.憂慮勞神的樣子。
1.草率地把事情辦完。
1.工程開始之前,對地形﹑地質等進行的初步測量。精確度要求不很高。
1.烘烤而成的茶葉。相對于加工方法不同的團茶而言。
1.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后來多用"草長鶯飛"形容江南春天的景色。
1.即草螽。
2.泛指草木間的昆蟲。
1.草扎的船。舊俗送鬼神時用之。
開始興辦;創建庶事草創|企業還處在草創階段。
1.同"草創"。
1.亦作"艸次"。猶造次,倉促。
2.輕率;草率。
3.棲息于草野間。
1.比喻很細小的東西。
1.雜草叢生處。
1.倉促草率。
1.亦作"草戚"。
2.倉猝;匆忙。
1.草稿,底本。
1.長野草的地方;草原。
2.指由人工鋪植草皮而成的草坪。
原名《浴女》。油畫。法國馬奈作于1863年。描繪一片池邊樹林的草地上,兩個衣冠楚楚的男子和一個裸體的女子席地而坐,稍遠處一個浴女正從池塘邊走上來。畫家拋棄了光滑的用筆和對立體感的塑造,用大片平涂的色彩突出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