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稱斗草”。游戲。以花草名相對,如狗耳草對雞冠花,以答對精巧者為勝。原為端午習俗。端午踏青歸來,帶回名花異草,以花草種類多、品種奇為比賽對象。此習早在南北朝時已形成◇世由此衍生出不用實物,而以花草名相對。
1.謂鬼神所作禍害。
1.舊時講述鬼神星命﹑吉兇禍福的書常記錄某日得病或遇事不吉為某鬼作祟,稱為"祟書"。
1.責難辱罵。
1.訊問。
1.責罵。
1.辱罵。
1.吵鬧嘈雜。
1.胡言亂語。
1.斥責﹔責罵。
1.漢賈誼《治安策》﹕"商君遺禮義﹐棄仁恩﹐并心于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故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借父耰鋤﹐慮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誶語。"后以"誶帚德鋤"形容風俗敗壞﹐不仁愛。
1.數說﹔毀謗。
1.謂哀而不止。
1.猶遂即。隨即。
2.聽其自便。
1.北周官名。佐縣鄉長官掌管政令戒禁。
1.薦舉才能之士。
1.生長;成長。
1.養成;成就。
1.早先;以前。
2.遂其初愿。謂去官隱居。
1.猶通達。
2.猶貴顯。
1.周代官名。地官之屬。為一遂之長,掌管政令。
1.成就道德。
1.于是乎。
1.堅持﹑掩飾錯誤。
1.飾非文過。掩飾錯誤和過失。
1.泄憤;泄恨。
1.謂如禮服喪至期滿。
1.答歌。
1.猶成功。建立功業。
1.往古,遠古。
1.指周代遂大夫的屬官。
1.順成過失;掩飾過失。
1.猶遂愿。
1.即三皇之一燧人氏。遂,通"燧"。
1.造成禍事。
1.隨即;立即。
1.周代官名遂人﹑匠人的合稱。
1.周代諸侯國京城外遠郊和近郊之地的合稱。
1.保持節操。
1.進舉;進用。
1.猶順利。
1.薦舉賢良之士。
1.道路;通達的道路。
1.茂盛;旺盛。
1.執迷不悟;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1.見"遂迷不寤"。
1.于是,就。
1.薦舉賢能之士。
1.猶抒情。
2.徇情,曲從私情。
3.猶如意。
1.周代官名。地官之屬。掌管六遂的土地和人民。
2.即燧人。三皇之一。
1.謂按功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