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后妃居住的宮院。
1.通行;穿過。
2.議案等經(jīng)過法定人數(shù)的同意而成立。
3.以人或事物為媒介或手段達到某種目的。
4.征求有關的人或組織的同意或核準。
1.與海外交往。
2.與海洋通連。
3.特指清初與據(jù)守海上的抗清將領鄭成功等往來。
又稱海底閥”。安裝于船舶空載水線以下的兩舷、舭部或船底的進水閥。通過手輪或甲板傳動機構啟閉閥門,以控制船外水進入船內,以供船上清潔衛(wèi)生和冷卻機器等用。
1.通知事項的函件。
1.使流汗。
1.有船只或飛機來往。
往來交好世為通好。
1.猶通稱。
1.貫通融合。
1.互相往來和好。
2.通暢緩和。
3.開朗平和。
1.普遍地檢閱﹑考查。
1.猶亨通。
1.猶舒暢,痛快。
1.很紅;十分紅。
1.爵位名。
1.豁達寬厚。
1.互相問候。
1.用通草制作的花。
1.開導教化。
在吉林省東南部、渾江上游、梅集鐵路線上。1941年設市。人口4261萬(1995年)。為吉林省東南部重要的工業(yè)城市,有鋼鐵、機械、化學、造紙等工業(yè)。特產(chǎn)通化葡萄酒。
1.用彼此聽得懂的話交談。
2.通電話。
1.謂互相交流情意,抒發(fā)胸懷。
1.往來交好。
1.謂遍設市肆。阛,環(huán)繞市區(qū)的墻。
2.四通八達的市街。
1.達官,顯宦。
1.方言。謂痛而呻吟。
2.猶傳喚。
1.猶通病。
1.很黃;十分黃。
1.流通匯兌。
1.猶通都。
2.貫通融會。
1.送禮;行賄。
1.通達聰慧。
1.見"通婚"。
互相結成姻親不與外族通婚。
1.開通豁達。
泛指在流通領域中充當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紙幣、硬幣、支票、銀行本票等。主要指國家發(fā)行的法定貨幣。如人民幣是中國的通貨,美元是美國的通貨,英鎊是英國的通貨等。通貨能否保持穩(wěn)定,取決于紙幣發(fā)行的總量能否與流通中的貨幣實際需要量相適應。
減少貨幣流通量以緩和通貨膨脹的措施。是國家干預經(jīng)濟或宏觀調控的手段之一。其主要措施是提高貼現(xiàn)率,緊縮信貸,出售國家證券,凍結物價和工資,削減投資等。往往導致失業(yè)增加、職工收入下降和經(jīng)濟衰退。
紙幣發(fā)行量超過商品流通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通貨泛指流通中的貨幣。紙幣與金屬貨幣不同,本身不具有價值,不能作為貯藏手段自發(fā)地調節(jié)流通中的貨幣數(shù)量。當紙幣的發(fā)行量大于商品流通需要貨幣量時,物價就會上漲。物價持續(xù)上升,使貨幣所代表的價值普遍下降。
1.猶通病。
從內蒙古通遼到霍林郭勒。長417千米。1984年通車。是內蒙古東南部鐵路干線,對開發(fā)和輸出霍林河露天煤礦的煤炭起重要作用。
通告各地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公民協(xié)同緝拿在逃人犯或越獄罪犯的緊急措施。
1.公安或司法機關通告捉拿在逃犯人的命令。
1.謂排解急難。
①姓名錄于宮廷門籍,可以進出得通籍入禁中|高祖嘉之,特許通籍,事有不便于時者,令巨細奏聞。②指初做官。意為宮中有了名籍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
1.意指哲學。語本《易.系辭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
1.猶總計。
1.全面考慮,仔細籌劃。
1.中醫(yī)指疏通郁滯的藥劑。
1.開朗豁達。
2.融通調濟。
3.往來通達。
①兩家通好;世交兩人三世通家,又是少年同窗。②姻親通家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