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干凈﹔一無所有。
1.迷惑動搖。
1.江河之側以兩舟相對,中間張網,搖小舟徐行以捕蟹,吳人稱之為搖江。見宋傅肱《蟹譜下.蕩浦搖江》。
1.飄蕩的旌旗。喻心神不定。語本《戰國策.楚策一》"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
1.騰升高舉。
可搖動的嬰兒臥具。常用以比喻事物的發源地延安是中國革命的搖籃。
1.擾亂;作亂。
1.凋殘,零落。
1.古代傳說中的國名。
1.傳說中的一種寶樹,搖搖它就會落下金錢來。西南地區漢墓出土的明器中有搖錢樹。
2.北京舊俗,歲末模擬制作"搖錢樹"用以祈年。
3.比喻藉以生財的人或物。
1.水勢奔騰貌。
1.揮扇。
1.動舌。謂發言,出言。
1.形容變得很快。多指形貌變換而實質不變。
1.猶動彈。
2.揮手示別。
3.把手左右搖動,表示阻止﹑否定。
4.機械上用手轉動的把手。
1.謂法令煩苛,動輒得咎。
1.謂動搖根本。
1.瑤漿。
1.舊時賭博名目。莊家用骰子四顆藏在容器內搖動后擺定;賭者猜點數下注。
1.表示否定,不以為然。
1.腦袋搖來搖去。形容驕傲自得或自得其樂的樣子。亦以形容讀書吟誦的姿態。
1.亦作"搖頭?尾"。
2.形容喜悅或悠然自得﹑得意輕狂之貌。
1.見"搖頭?腦"。
1.見"搖頭?腦"。
1.猶弄丸。古雜戲的一種。
1.比喻卑屈柔順之態。
2.猶曳尾。參見"搖尾涂中"。
1.戰國時,楚王派大夫去請莊子做官,莊子對楚大夫說聽說楚國有神龜,死去已三千年,現在把它用匣子裝起來藏在廟堂之上。你看此龜是留下骨頭讓人珍藏好呢,還是活著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說當然是活著曳尾于涂中好。莊子說那末我將曳尾于涂中。見《莊子.秋水》。曳尾,猶搖尾◇因以"搖尾涂中"喻自由自在地生活。
1.搖蕩;飄蕩。
1.見"搖席破座"。
1.謂在飲宴中中途離席。
1.動,搖動。
1.謂人心動搖。
2.謂心神不定。
1.動牙。極言輕易。
2.猶搖唇鼓舌。
1.搖曳。
1.亦作"搖滟"。
2.蕩漾,搖曳。
1.見"搖艷"。
1.見"搖揚"。
1.蕩漾。
2.飛貌。
1.心神不定貌。
2.擺動﹑搖曳貌。
3.遠貌。
①億不停垂柳搖曳。②逍遙功成拂衣去,搖曳滄洲傍。
1.一種能前后搖晃的椅子。
1.行走不穩貌。
2.坦然自得貌。
3.形容主意不定。
1.動搖更易。
1.搖蕩。
1.見"搖鵝毛扇"。
1.危貌;危險。
1.一會兒動搖,一會兒喜悅的矛盾心理。
1.亦作"搖狄"。
2.古代王后之服。用于祭先公及饗諸侯。
1.發抖。
1.搖動震蕩。
1.傳說中一種谷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