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中和機體內有桅的物質。②中醫指解除上火、發熱等癥狀。
1.即咸池。神話傳說中的日浴處。
1.清代年號咸豐與同治的并稱。
1.含有鹽分的土壤。
1.咸鴨蛋。
1.像鹽那樣的味道。
1.《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方將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鳴和鸞,揚樂頌,上咸五,下登三。"《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引此文,顏師古注"咸,皆也,言漢德與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五登三"謂帝德廣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1.亦作"咸舃"。
2.含鹽堿的土地。
1.函夏。指中原,全國。
1.既咸又腥。
1.用加鹽的黃泥漿或鹽水腌制成的鴨卵。
1.即咸鴨蛋。
1.即鹽。
1.指秦檜。《戰國策.秦策四》載﹐齊﹑韓﹑魏攻秦﹐昭王割三城以求和﹐且曰"寧亡三城而悔﹐無危咸陽而悔也。"南宋丞相秦檜割地媚金以求偏安﹐事類昭王。秦都咸陽而檜姓秦﹐故時人以"咸陽"稱之。
1.秦孝公時所筑的宮殿。又稱信宮。
2.泛指帝王宮殿。
1.《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屠咸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以"咸陽火"為兵燹之典。
1.即西渭橋『建元三年始建,因與長安城便門相對,也稱便橋或便門橋。故址在今咸陽市南。唐代稱咸陽橋,當時送人西行多于此相別。
在陜西省中部、渭河沿岸,隴海、咸銅兩鐵路交點。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秦置縣,并為國都。1952年設市。人口822萬(1995年)。市東有秦國都城遺址。北部畢郢塬多古代帝王陵墓,有茂陵、昭陵、乾陵等。
1.堯樂《咸池》與帝嚳樂《六英》的并稱。
2.泛指古樂。
1.見"咸英"。
1.見"咸與維新"。
1.《書.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污俗,咸與惟新。"孔傳"言其余人,久染污俗,本無惡心,皆與更新。"后因以"咸與維新"謂對一切受惡習影響或犯罪的人都準予改過自新或革故圖新。
1.咸池和虞淵的并稱。神話傳說謂日浴于咸池,至于虞淵乃為黃昏。亦偏指虞淵。
1.即咸鴨蛋。因用杬木皮汁和鹽腌漬,故名◇來也用米湯和入鹽草灰腌漬。
1.古樂《咸池》與《云門》的并稱。相傳黃帝樂有《云門》。二者連舉,泛指古樂。
1.含鹽分的汁水。
1.周人占夢法的一種。
1.謂皆依次序行事。
1.十二律中太簇律的第十九律。參閱《隋書.律歷志上》。
1.亦作"咸葅"。
2.咸菜。
1.見"咸菹"。
1.形容頻進讒言。
1.喧擾。亦指喧擾聲。
1.拉扯撕剝。
2.特指剝取割裂他人的詩文。
1.摘錄補充。
1.見"挦扯"。
1.扯住頭發。
1.扯頭發﹐打耳光。形容兇悍。
1.形容下大雪。
1.猶尋章摘句。搜求﹑摘取片斷辭句。
1.猶挦扯。
1.謂拔毛整治。
1.裝呆賣傻。
1.呆呆,呆滯。
1.胡纏;死皮賴臉地糾纏。
1.見"涎瞪瞪"。
1.謂嬉皮笑臉地瞪大著(眼睛)。
1.亦作"涎鄧鄧"。
2.說話時口沫飛濺的樣子。
3.貪饞的樣子。
1.唾液。
1.指粘滑的汁液。
1.貪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