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梭子蟹。
1.舊以六十年為一甲子,講陰陽五行的人以三個甲子共一百八十年為一周。稱其中的第一個甲子為"上元甲子",第二個甲子為"中元甲子",第三個甲子為"下元甲子",合稱"三元甲子"。
1.指天。舊說以為天在上而圓,故稱。
1.謂相互濟助,共同前進。語出《禮記.儒行》"適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讒諂之民,有比黨而危之者。"
1.上游;上流。
1.謂到衙署晉見上司。
1.皇家的園林。
1.對寺院的敬稱。
2.上議院的簡稱。
3.相當于大學。
1.最大的愿望。
1.上弦月。
2.前月。
1.宰輔。亦泛稱輔政大臣。
2.上天,天帝。
3.星名。
1.指茶坊酒肆的伙計。
1.爵位名。秦制定爵位二十級,第二級為"上造"◇世亦有承襲秦制者。
1.猶上策。
1.指監生在國子監受業。
1.上等住宅。
1.十干中"庚"的別稱,用以紀年。
1.水位升高。比喻商品價格騰貴。
2.增長。
1.中圈套,上當。
1.具有超凡的道德﹑才智的人。
1.真仙。
1.上戰場打仗。
2.用以比喻親身參加某種活動。
1.上升。
2.引申為向前發展。
3.謂溯流而上。
4.指春秋時吳﹑越﹑楚諸國征伐中原各諸侯國。
1.泛指亂倫的性行為。
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和公布的股票價格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日的股價為基期,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為樣本,采用市價總額加權計算。1991年7月15日起公布。有上證綜合指數和a股指數、b股指數,以及工業、商業、房地產、公用事業、綜合等分類指數。1996年7月1日起又公布上證30指數。是反映上海股市行情的重要指標。
1.樂府漢《鐃歌》歌曲名。因首句'上之回'三字而得名。回,指回中宮,曾被匈奴燒毀,武帝元封四年,復通回中道,并數出游幸。歌辭當為贊美此事而作。參閱《樂府詩集》卷十六及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卷上。
1.在上的人喜歡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會跟著做。語本《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1.智力超凡的人,多指圣哲。知,"智"的古字。
1.人體的組成部分之一,包括上臂﹑前臂﹑腕和手。
1.上班,當值。
1.亦作"上指"。
2.君上的意旨。
1.指向死者致送紙錢。
1.向上豎起。用以形容盛怒之人的頭發。
2.見"上旨"。
1.指古代的典籍。
2.謂以前代賢人為楷模。
1.官職的高級品位。亦借指大臣。
2.指一部書的上半部分。
1.上等智慧。
2.指大智之人。
1.上等中的中等,也就是第二等。
1.占有較多生產資料,自己勞動,但有輕微剝削行為,經濟狀況比較富裕的中等農戶。也叫富裕中農。
1.良種。
1.亦作"上冢"。
2.指首輔,朝廷大臣。
1.上古。
1.指將近黃昏的時候。
1.謂有道明君。
1.官名。戰國楚制,凡立覆軍斬將之功者,官封上柱國,位極尊寵。北魏置柱國大將軍,北周增置上柱國大將軍,唐宋也以上柱國為武官勛爵中的最高級,柱國次之。歷代沿用,清廢。
1.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
2.演員于演出前進行化妝。
1.唐劉仁軌所居的里巷。因其子侄三人并授上柱國,故稱。
1.舊時祝頌語,以祝人壽﹑富﹑多男子為"三祝"。
1.猶言剎那間。
1.一再回頭。
1.形容極不愛說話。
1.指調高下,分并財,散積聚。《管子.輕重甲》"故知三準同策者,能為天下。不知三準之同策者,不能為天下。"馬非百新詮引尹桐陽云"三準者,一調高下,二分并財,三散積聚也。"一說指萬物通﹑萬物運﹑萬物賤三條準則。見《管子集校》郭沫若案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