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憤恨;怨怒。
1.猶中道,正道。
2.江河中央;水中。
3.南北朝及南宋時,常用以指長江中游,今九江上下一帶地方。
4.泛指河流的中游。
5.一般;普通。 6.指普通的人。
1.見"中流砥柱"。
屹立在黃河激流之中的砥柱山。比喻堅強的,能起到支柱作用的人或力量緩急朝廷須公出,更作中流砥柱|滿江風浪晚來急,誰似中流砥柱人。
1.亦作"中流擊枻"。
2.指晉祖逖渡江擊楫事。《晉書.祖逖傳》"﹝逖﹞仍將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后喻有志復興的壯烈氣概。
1.見"中流擊楫"。
1.喻可貴難得。語出《鹖冠子.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壺,指瓠類,系之可以不沉。
1.半路。
2.路的當中。
3.當中的一路。常指軍隊部署。
4.質量中等;普通。
1.晉劇的俗稱。又叫山西梆子。由蒲劇派生而成,流行于山西省中部地區。
1.古樂十二律的第六律。其于十二月為四月,因亦用以稱農歷四月。
2.指律合中呂的歌曲。
散曲篇名。元代張養浩作。曲中由潼關(今屬陜西)的險峻地勢,聯想到歷代王朝的興亡爭斗給人民帶來的苦難,發出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慨,語言凝煉。
1.古樂羽聲七調的第一運。見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
1.古樂宮聲七調的第三運。見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
1.合于音律。
2.合乎格律。
3.合乎法度。
1.謂符合軍功封賞條例。
1.合乎準則。
1.中都洛陽。
1.中途衰落。
1.指古代駕車時居中的馬。又稱服馬。
2.中等的馬。
1.舊時民間將鹽﹑鐵﹑茶之類屬于專賣性質的物資賣給官府,稱為"中賣"。
1.猶中榜。眉,題額,比喻榜。
1.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省稱。1943年由國民黨軍統局和美國海軍參謀部情報署聯合組成的特務機關。
即《限禁來美華工保護寓美華人條約》。美國強迫清政府訂立的限制在美華工的條約。1894年在華盛頓簽訂。規定華工離美超過一年者,不得再入境;華工或華人不得入美國籍;居美華工均須登記。美國在利用華工開發資源的目的達到后,開始限制和排斥華工。
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1978年12月16日,兩國同時發表。公報宣布兩國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并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將從臺灣撤出全部軍事人員。中國政府重申,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臺灣回歸祖國,完成國家統一是中國的大政方針。雙方還表示將加強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聯系。
簡稱《上海公報》。美國總統尼克松1972年2月訪華結束前在上海與中方共同簽署發表。主要內容是中美兩國雖然社會制度和外交政策有著本質區別,但雙方都應根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處理國際關系。雙方聲明不應在亞洲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反對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中方聲明決不做超級大國,并反對任何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中國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解放臺灣是中國的內政,別國無權干涉。美國方面聲明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對此不提出異議。并表示從臺灣撤出全部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雙方表示將進一步促進兩國關系正常化。
簡稱中美合作所”。美國和國民黨政府合作建立的特務機關。1943年5月在重慶成立。該機構除在重慶設有龐大的集中營外,還在安徽、湖南、河南、綏遠(今屬內蒙古)、貴州、江西、浙江、福建、廣東等地開辦訓練班,以美國特務為教官,替國民黨培訓特務,并設置關押、殘殺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的監獄或看守所。1946年3月被撤銷。
美國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1844年7月在澳門附近望廈村簽訂。共三十四款。規定美國享有協定關稅、五口通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等特權,并準許美國軍艦可以任意出入中國沿海各港口,美國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樓,設立教堂、醫院。
全稱中亞美利加洲”。連接南、北美洲的狹長陸地,指墨西哥以南、哥倫比亞以北的美洲大陸中部地區。廣義的中美洲有時也把西印度群島和墨西哥包括在內。
1.內﹑外門之間的門。
2.門的當中。
3.正中的大門。
4.內﹑外室之間的門。
1.中途昏暗。比喻中道衰微。
1.見"中秘"。
1.見"中秘書"。
1.里面,里邊。
1.一般官吏。
2.普通的人。
3.中等家產的人。
1.一種較為低沉的聲調。
2.吹奏樂器名。
1.午后。
1.符合準繩。
1.指唐高祖李淵射中門屏上孔雀眼睛而娶竇毅女之事。《舊唐書.后妃傳上.高祖太穆皇后竇氏》"竇毅聞之﹐謂長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許人﹐當為求賢夫。'乃于門屏畫二孔雀﹐諸公子有求婚者﹐輒與兩箭射之﹐潛約中目者許之。前后數十輩莫能中﹐高祖后至﹐兩發各中一目。毅大悅﹐遂歸于我帝。"后稱以杰出才能中選為婿為"中目"。
1.宋代募商人運糧秣至邊境地區,以供軍需,而給予鈔引,使至京師或指定地點領取現金或鹽茶等物,謂之"入中",亦稱"中納"。
1.次子;諸子中居長幼之間者。
2.未成丁的男子。
3.泛指青年男子。
一般指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五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
又稱中與島”或印度支那半島”。在亞洲東南部。其向南延伸的部分叫馬來半島。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大部分為熱帶季風氣候。盛產柚木。作物有稻米、橡膠、油棕等。礦產有錫、鎢、石油等。
在北京市區中部、故宮西側。包括中海與南海,與北海統稱三海。面積100公頃,其中水面約47公頃。中海開鑿于金、元時,南海開鑿于明初。清代與北海統稱為西海子,亦稱太液池。為皇家禁苑。園內景色美麗。有水云榭、豐澤園、瀛臺等勝跡,光緒皇帝曾被囚于瀛臺。園內還有崇雅殿、懷仁堂、紫光閣、武成殿等建筑。新中國成立后,為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豐澤園內菊香書屋為毛澤東故居。
1.腦的一部分,在大腦與后腦之間,包括四疊體和大腦腳,主要作用是糾正身體姿勢和掌握頭部轉動方向。
1.內心缺乏勇氣。
從西藏拉薩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中國境內途經日喀則至樟木口岸段,長829千米;尼境內段長114千米。1967年建成通車。是聯系中國和尼泊爾的國際公路干線。
1.中等收成的年歲。
2.猶隔年。
3.指四五十歲的年紀。
4.猶言中世,中期。
1.古指生產能力屬于中等的農民。
2.經濟地位在貧農和富農之間的農民,多數占有土地,并有部分生產工具,生活來源靠自己勞動,一般不剝削人,也不出賣勞動力。特指介于上中農和下中農之間的農民。
1.女紅能力居中等的女子。
1.內心慚愧。
指波羅的海、北海以南,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歐洲中部地區。包括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