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頑頑鈍。艷巧慧。謂詩文內容凄惻動人這首離別詩寫得非常哀感頑艷|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思;凄入肝脾,哀感頑艷。
1.雜亂的田壟﹑矮墻等。指高低不平。
1.猶羅列。
1.羅列,陳列。
1.兩眉對列。謂真切無疑。
1.水渠。
2.指家族各分支。
1.猶眾民。《管子·山至數》"大夫不鄉贅合游者,謂之無禮義。大夫幽其春秋,列民幽其門山之祠。"郭沫若等集校"許維遹案'列民,讀為黎民。'"一說列民當分讀,原文當為"春秋不鄉贅合游者,謂之無禮義。大夫幽其列,民幽其門。"見《管子集校》郭沫若案。
1.鬼物名。
1.亦稱"列寧裝"。
2.建國前根據地﹑解放區干部經常穿著的一種服裝,建國初期亦頗流行。
見圣彼得堡”(303頁)。
列寧的著作集。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翻譯。中文第一版根據俄文第四版翻譯。共三十九卷。1955-1963年出版。中文第二版根據俄文第五版并增補部分文獻編譯。共六十卷。1984-1990年出版。
1.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革命根據地建立的一種俱樂部。
1.見"列寧服"。
1.猶烈女。謂重義輕生﹑有節操的女子。
1.排列。
1.宮殿墻上的裝飾物。用鑲嵌著玉石的金環排列在一條橫木上,象連貫成串的錢,故稱。
舊時指世界上同一時期內的各個資本主義強國。
1.指九卿。
1.分封土地。
1.有名望的人。
1.南朝女官名。
1.例如。舉例用語,用于所舉例子前。
1.眾寺院。
2.謂托身寺剎。
1.即神農氏。又稱炎帝。
1.鬼神名。
1.列星。
1.猶置身。
1.指歷代帝王;諸皇帝。
2.謂歷代圣人。
1.排列成行的石塊。
1.猶言列鼎而食。謂盛宴。
1.即元士。古稱天子之上士。別于諸侯之士。一說,古時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統稱。
2.有名望的人。
3.烈士。有志于建功立業之士。
1.排列侍立。
1.排列分布。
1.百官之署。
1.防守邊塞。列,通"迾"。
2.邊塞的營壘。
1.成列的樹木。
2.謂成行地種植。
1.謂開設商鋪。
2.謂成列的商鋪。
3.古星名。
1.眾星宿。特指二十八宿。
1.猶言散布。
1.清代吏部列記京官官名和履歷的題本。
1.古時排列在邊境上偵察敵情的瞭望所。
1.諸門徒。
1.分封土地。
1.四周的防衛。
1.猶言放置在屋中。
參加會議,有發言權而沒有表決權。
1.亦作"列僲"。
2.諸仙。
3.謂位高的仙人。
1.見"列仙"。
1.謂簽署職銜。
1.指縣吏。
1.東漢時守衛京師的屯衛兵分作五營,稱北軍五校,每校首領稱校尉,統稱列校。唐五代時地方軍隊亦設列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