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福建﹑廣東人對蟶子肉的俗稱。
1.臉上的氣色。
2.指臉。
1.在粘土地上加沙﹐以改良土壤。
1.婦女蒙在臉上的紗◇亦泛指覆蓋在頭上的遮蓋物。
1.謂面目受損傷。
1.當面商量。
1.指墳土之上。
2.情面;面子。
3.方面。
1.當面申述。
1.第七對腦神經,分布在面部的兩側,主管面部肌肉的動作﹑淚腺和唾液腺的分泌。
1.親自審問。
1.面貌生疏。
1.亦作"面牲"。
2.用面粉制成的牛羊等祭品。
1.猶賣卜。
1.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一種商業投機活動。
1.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一種商業投機活動。投機者預測某種股票﹑公債﹑外幣﹑黃金或其它貨物要跌價而賣出后再買進;或預測要漲價而買進后再賣出。買賣雙方都不用現貨現款,只就進出之間的差價結算盈虧。亦用來比喻投機倒把的行為。
1.賣弄虛言空話。
1.掉唇弄舌,夸口。
2.猶賣唱。
1.宋時新年的一種民俗。謂將口吃轉移給人。參見"賣蒙懂"。
1.靠干苦活謀生。
1.宋代江浙民間風俗,立春日群兒相呼"賣困"﹑"賣春困"。以立春后,農事將興,欲人振作之意。
1.一種地方風俗。取意是把懶惰賣掉,求得來年勤快。
1.標榜自己年長或有經驗。
1.出賣勞力。
2.盡量地使出自己的力量。
1.出賣勞力。
2.盡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1.出賣鄰邦。指春秋時虞公貪賄﹑同意讓晉假道滅虢事。
1.方言。猶言打短工。
1.見"賣爐"。
1.《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后即以"賣爐"指賣酒。
1.典出三國魏曹操《遺令》"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后因以指死者臨終前對妻妾的留戀。
1.擾亂。
1.見"賣解"。
1.售出購進,交易。
1.亦作"賣懵董"。
2.猶言賣癡呆。宋時的一種民俗。
1.見"賣蒙懂"。
1.見"賣蒙懂"。
1.行賄以免罰。
1.方言。討好。
1.拼命盡力。
2.為某人﹑某集團所利用去干可能送命的事。
1.謂因生活所迫而出賣自己的兒女。
1.詈詞。猶言亡命之徒。
1.猶玩弄。
2.故意顯示,炫耀。
3.擺弄;安排。
4.應付,對付。
5.扮演,表演。
1.舊指賣淫的婦女。
1.亦作"賣評"。
2.謂收受賄賂而妄加評定。
1.見"賣平"。
1.舊指出入人家買賣物品的老年婦女。
1.猶撲賣。宋元時一種賭博形式,多以擲錢為之,視銅錢正反面的多少定輸贏。小商販常以之招徠生意。
1.謂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兒女賣給別人。
1.出售田產﹑貨物等時立下的契約。
1.謂賣物以得錢。
1.賣弄聰明,迎合人意。
1.謂賣弄媚態誘惑人,搞不正當男女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