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峩鬟"。
2.高高的環形發髻。
1.親生兒子。
2.方言。稱曾孫。
1.歇腳休息。
1.嘆息貌,抽咽貌。
1.謂向往與退避。晞,通"睎"。
1.曬發使干。常指高潔脫俗的行為。《楚辭.九歌.少司命》"與女沐兮咸池﹐晞女發兮陽之阿。"
1.讓風吹拂。
2.比喻沐受教化。
1.沐浴于陽光。
2.喻沐受恩惠。
3.早晨的陽光。
1.猶和煦。
1.閃耀。
1.猶覬覦。晞,通"希"。
1.希冀;希望。晞,通"希"。
1.希求善價。晞,通"希"。
1.因日曬而消除。
1.沐受日光。
1.干土。
1.干土。
1.日曬使露水蒸發。
2.朝霞。
3.謂沐受雨露滋潤。
1.謂受日照而消失。
1.指沐浴晾發。
1.猶烈日。
1.曝曬,日曬。
1.仰慕圣人。晞,通"睎"。
1.干土。
1.希望;希求。晞,通"希"。
1.形容清晨陽光微弱。
1.沐浴于陽光;曬太陽。
2.比喻沐受恩德。
3.朝陽。
1.瓢的別稱。
1.征收供祭祀用的犧牲。
1.王莽所設官名。即大司農,九卿之一,主掌全國財賦。也稱"羲和"。
1.古代祭祀用的牡豕。
1.即《易》經。相傳八經卦為伏羲氏作,故稱。
1.古代祭祀用的純色牛。
1.伏羲氏和神農氏的并稱。
1.伏羲氏和大庭氏的并稱。傳說繼女媧氏之后相續而王有天下。見晉皇甫謐《帝王世紀》。
1.古代飾有鳥形﹑鳥羽或象骨的酒器。一說為犧尊和象尊的合稱。
1.古代祭祀用的純色羊。
1.指古代祭祀時掌管犧牲的官吏。
1.見"犧尊"。
1.即豨薟。草名,又名豬膏莓。可制藥丸或藥酒。
1.亦作"■■"。
2.鳥聲。
1.齊備。
1.見"悉達多"。
1.梵語。sarva-siddh?rtha(薩婆悉達多)音譯的略稱。智慧的意思。
2.釋迦牟尼為凈飯王太子時的本名。亦譯作"悉達陀"﹑"悉達"。
1.見"悉達多"。
1.盡其甲兵。
1.見"未沫"。
1.指事情發生以前。
1.不免,免不了。
2.猶言不能不說是。表示不以為然。
1.未命名。
2.不知名稱。
1.二十年代文學團體名。1925年成立于北京,因主辦《未名叢刊》﹑《未名》半月刊,故稱。初由魯迅創始,后得其大力支持。主要成員有韋素園﹑李霽野﹑曹靖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