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樹在鐘鼓橫架兩角的扇狀裝飾物?!抖Y記.明堂位》"夏后氏之龍簨虡,殷之崇牙,周之璧翣。"鄭玄注"周又畫繒為翣,戴以璧,垂五采羽于其下,樹于簨之角上。"孔穎達疏"翣,扇也。言周畫繒為扇,戴小璧于扇之上。"《續文獻通考.樂》"元制,建鞞應同一座,通謂之樹鼓……又為重斗方蓋,并繚以彩繒,四角有竿,各垂璧翣流蘇。"亦用為喪葬之飾。即遮護棺柩的掌扇?!抖Y記.明堂位》"有虞氏之綏,夏后氏之綢練,殷之崇牙,周之璧翣。"鄭玄注"此旌旗及翣者,皆喪葬之飾。"孔穎達疏"周之璧翣者,謂周代以物為翣,翣上戴之以璧,陳之而鄣柩車。"
1.方言。指整治金屬器皿。
1.指初夏。因梅熟于夏初,故稱。
1.指漢梅福。
1.地名。在安徽省舒城縣梅山上。傳說為漢梅福隱處之一。
1.梅花的苞蕾。
1.指梅雨開始的信息。
2.梅花開放所報春天將到的信息。亦暗指信函。
1.對梅花的雅稱。
1.梅花蕊。
1.有梅花的軒室。
1.梅與雪。
2.指盛開的白色梅花。
1.樓名。明太祖建于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以置官伎。參閱明謝肇渏《五雜俎·地部一》。
1.民家住房。語出《孟子.滕文公上》"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為氓。"
1.憨厚之人。語本《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毛傳"氓﹐民也。蚩蚩者﹐敦厚之貌。"
1.民籍。
1.民家。
1.猶賤民。舊時對勞動人民的貶稱。
1.見"氓獠"。
1.亦作"氓撩"。
2.古時稱我國南方少數民族人民。
1.民眾。
1.百姓。
1.民俗。
1.猶化外。指邊遠地區。
1.指眾民工。
1.天下。
1.對民眾的征斂。
1.人民的聰明才智。
1.民間歌謠。
1.民戶。
1.田野。
1.黎民百姓。
1.農夫與皂隸。泛指社會地位低下的人。
1.田野之民。泛指百姓。
1.百姓謳歌。
1.百姓。
1.農民的賦稅。
1.百姓的訴訟案件。
1.民俗;風尚。
1.民心。
1.民間歌謠。
1.猶廣大。
1.見"庬澒"。
1.亦作"庬鴻"。
2.元氣混沌未分貌。
1.發生滋長。
植物開始發芽芳草階前萌動。引申指事物發生、產生邪念萌┒|一個新的宏偉的構想開始在腦海中萌動。
1.植物初生的芽。
1.猶百姓。
1.禍端;邪惡。
萌發的新芽菽麥斷萌蘗。喻指事物的開端激揚新文化之波瀾,灌溉新思想之萌蘗。
1.開始;發生。
植物發芽生長;事物發生、發展草木萌生|萬物萌生|萌生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