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帝王藏書的地方冊府載籍極博。
投考被錄取他~了師范大學。
1.拷問擊殺。
1.審慎考察。
1.考校省察;考校查核。
1.查考識別。
1.考按實情。
通過書面或口頭提問的方式,考查知識或技能。
1.本謂宮寢落成之禮﹐后泛指相地筑屋。
1.長壽。
1.稽考敘錄。
1.拷問致死。
1.通過考試選送。
1.考查探究。
考試的題目。
1.在今福建建陽西南。相傳五代南唐時黃子棱筑以望其父(考)墓﹐因名望考亭﹐簡稱考亭。南宋朱熹晩年居此﹐建滄洲精舍。宋理宗為崇祀朱熹﹐于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賜名考亭書院。此后因以"考亭"稱朱熹。
1.謂查究其行實而拘禁之。
1.考績的程限。
1.查考周詳。
①查考比較仔細考校一番。②興;校正他潛心古書,埋頭考校是非。
1.謂查考其真實。語出《禮記.禮運》"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
1.考察行為事跡。
1.書匣的美稱。
2.指道書。
3.猶華翰。
1.亦作"瑯華"。
2.瑯玕樹所開之花,常以美稱白花。
3.特指白玉雕制的花。
1.見"瑯花"。
1.見"瑯嬛"。
1.古玉制樂器。
1.玉相擊聲。
1.書箱的美稱。
1.道書。
象聲詞,金石相擊的聲音、響亮的讀書聲音等。
1.即琳瑯。
1.聲音清朗貌。
1.道家的書。
2.指史冊。
1.窗的美稱。
1.瑯玕樹上的霜花。
1.猶朗誦。
1.浪蕩,放縱。
1.亦作"瑯琊"。亦作"瑯琊"。
2.山名。在今山東省諸城縣東南海濱。
3.山名。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西晉伐吳,瑯邪王司馬伷曾率兵駐此,因名。
4.指秦始皇時于瑯玡山上所建之瑯邪臺。
5.指秦瑯琊刻石。
又稱瑯琊山”。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因東晉瑯琊王避難于此得名。拔317米。山青水秀,林壑優美,有瑯琊寺、歸云洞、醉翁亭、無梁殿等名勝古跡。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1.亦作"瑯琊臺"。
2.臺名。越王勾踐觀臺,在瑯邪故城東南十里。
3.臺名。在山東瑯玡山上。秦始皇筑層臺刻石紀功處。現原臺已廢圮,遺址如小山丘,地臨黃海,氣象恢宏。
4.指秦"瑯邪臺刻石"。
1.見"瑯邪"。
1.見"瑯邪臺"。
1.同"瑯邪"。
1.道觀。
1.猶華翰。對人書信的敬稱。
傳說中的神仙洞府瑯fe3285亍
1.香菜。
1.即榔頭。錘子。
1.見"榔槺"。
器物長大,笨重,用起來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