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接受皇帝旨命。
1.猶倚憑。馮,"憑"的古字。
1.猶擁戴。
1.輔佐,扶助。
1.輔佐。
1.同"翼翮"。
1.翅膀。
1.添上翅膀的老虎。多用以喻氣焰囂張的惡人。
1.保護;佐助。
1.謂如兩翼相夾。
1.輔助。
1.維護圣教。
1.語出《書.大誥》"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棄基。"孔傳"其父敬事創業,而子不能繼成其功,其肯言我有后﹑不棄我基業乎?"后以"翼考"為先父之美稱。
1.宮名。明代貴妃所居。因以為貴妃的代稱。
1.輔佐。
2.指輔政之重任。
1.分列兩旁。
1.以翼覆卵。喻撫育。
1.鳥展翅貌。常用以形容自然飄逸﹑恭謹端好之狀。亦用以形容山石或亭臺等建筑物高聳開張之狀。
1.明日,次日。翼,通"翌"。
1.形容姿態端好,如鳥類展翅之狀。
1.輔助善行。
1.冠名。唐貞觀中,太宗采古制為翼善冠,自服之。朔望視朝,以常服及帛練裙襦通著之。若服裦褶,又與平巾幘通用。見宋王溥《唐會要.輿服上》﹑《舊唐書.輿服志》。明永樂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見《明史.輿服志二》。
1.路寢旁的左右室。
通稱蝙蝠”。哺乳綱的一目。能飛的哺乳動物。前肢變為翼,故名。指間、前肢與后肢間、后肢間有翼膜,胸肌發達,龍骨突起。分大蝙蝠和小蝙蝠兩大類。主要在夜間活動,大多依靠回聲定位判定外界物體及自身的位置。齒細小而尖銳,一般以昆蟲為食,也有吃果實、花蜜或花粉以及食魚、吸血的。
1.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鳥七宿中的第六宿,凡二十二星。為驚蟄節子初三刻的中星。按,后世藝人所祀之神亦名"翼宿星",又名"小兒星"﹑"老郎星"。神像作白面兒童狀,而帶微須。
1.謂屋瓦整齊鋪列,如鳥翼相覆。
1.護衛。
1.輔佐宣揚。
1.恭敬謹慎貌。
2.整齊貌。
3.莊嚴雄偉貌。
4.蕃盛貌;隆盛貌。
5.眾多貌。 6.飛動貌。
1.形容恭敬小心,絲毫不敢疏忽懈怠。
1.猶承運。意為承奉天命。
1.亦作"翼贊"。
2.輔佐。
3.指帝王的輔弼之臣。
1.謂如鳥展翅。形容分布貌。
1.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軫宿。古為楚之分野。
1.輔助。
1.翼助子孫。《詩.大雅.文王有聲》"貽厥孫謀,以燕翼子。"《禮記.表記》引此詩,孔穎達疏"燕,安也;翼,助也。言武王能安助其子孫也。"一說"子"應讀為"慈","翼子"應訓為"覆翼慈愛"。見于省吾《澤螺居讀詩札記.詒厥孫謀以燕翼子》。
1.輔佐。
1.胸懷抱負。
1.想當然﹐任意推斷。
1.只憑推測來辨別。
1.主觀地推測。
2.主觀的測度。
1.主觀所出。
1.猶臆測。
1.主觀地斷定。
1.主觀推測。
1.憑臆測而下的決斷。
2.主觀地判斷。
1.猶意對。以胸臆為對。語出《文選.賈誼》"鵩乃嘆息﹐舉首奮翼﹐口不能言﹐請對以臆。"李善注"請以臆中之事以對也。"
1.憑臆測改動文字。
1.即胸骨。
1.亦作"胑見"。
2.個人的私見;主觀的看法。
3.用為謙詞﹐猶言淺見。
1.主觀地決斷。
2.主觀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