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國志.吳志.孫休傳》"丹陽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襄陽記》"衡每欲治家,妻輒不聽,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龍陽汜洲上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后遂稱橘子為"李衡奴"。
1.水長流貌。
1.水泛白光貌。
1.亦作"?旰"。
2.見"澔汗"。
1.亦作"?旰"。亦作"澔涆"。
2.盛貌。
3.遼闊廣大貌。
1.見"澔汗"。
1.亦作"??3d46涆涆"。
2.盛貌。
1.亦作"皞皞"。
2.廣大自得貌;心情舒暢貌。
1.亦作"皞天"。
2.蒼天﹐皇天。
1.猶天帝。
1.謂父母尊長養育的恩德深廣。
1.指天。
1.廣博浩大貌。
1.潔白有光貌。
2.光明博大貌。
1.白露。
1.潔白的月色。
1.清新潔白盛大之氣。
1.即顥氣。
1.指蒼天。天博大而形穹隆,故稱。
1.盛大貌。
1.本指西方之天。泛指天空,蒼天。
1.指勃勃的興致。
1.淵博,廣大精深。
1.博大。語本漢揚雄《法言.問神》"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
1.猶灝瀚。
1.浩瀚。水勢廣大貌。引申為廣大﹑眾多的意思。
1.廣大無際貌。
1.白露。灝,用同"皓"。
1.宏大。
1.水闊大蒼茫貌。
1.彌漫在天地間之氣。
2.正大剛直之氣。
1.廣闊蕩漾貌。
1.水無邊際貌。
1.大海蝦。
1.呵責。砭﹐通"貶"。
1.呵斥貶責。
1.督責策勵。
1.喝止行人﹐詳細檢查。
1.大聲喝叫﹐斥責。
1.呵叱。
1.古西域國名。
1.指古代官員外出時﹐差役呵呼導引。
2.泛指有錢有勢者出行時前呼后擁。
1.責罵詆毀。
1.古代官員出外時的一種儀式。侍衛大聲呵呼﹐以示威嚴﹐稱為訶殿。
1.謂訶責詆毀。
1.古國名。
1.怒斥。
2.古國名。
1.呵叱而奪去。
1.猶言訶佛罵祖。巫﹐巫師。
1.佛教禪宗語。斥罵佛祖。喻解縛去執﹐不受前人拘束。
1.古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