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宋代教坊藝人雷中慶。
1.調任。
1.晉代統治階級中企圖用武力強迫少數民族外遷的一種主張。
1.遷移疏散。
1.趨向善良,遠離罪惡。
1.指星移位。
2.指軍隊拔營。
1.古禮,天子諸侯喪,庶人不外出求覓財利,以示憂戚,因移市于巷中以供其急需,謂之徙市。
1.猶言倒數,末尾。
1.謂將人轉移到某地拘禁。
1.搬開灶旁柴禾,將直的煙囪改成彎的。本謂預防火災◇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漢書.霍光傳》"人為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今茂陵徐福數上書言霍氏且有變,宜防絶之。鄉使福說得行,則國亡裂土出爵之費,臣亡逆亂誅滅之敗。往事既已,而福獨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貴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發灼爛之右。'"事又見《淮南子.說山訓》高誘注,謂乃淳于髠事。
1.謂不專心本業,見異思遷。
1.后退貌。
1.遷移。多指河流改道。
徘徊;留連徙倚綠樹蔭|極登臨之勝,徙倚久之而歸|在江邊徙倚。
1.謂見義即改變意念而從之。
1.謂改變意念。
1.一種江湖醫術,傳說能移去癰疽。語出《南史·薛伯宗傳》"時又有薛伯宗善徙癰疽,公孫泰患背,伯宗為氣封之,徙置齋前柳樹上。明旦癰消,樹邊便起一瘤如拳大。"
1.謂帝王出行。
1.逾月。謂喪家過了除服之月。
1.搬家忘記攜帶妻子。形容粗心﹑健忘。語本漢劉向《說苑·敬慎》"魯哀公問孔子曰'予聞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諸?'孔子對曰'此非忘之甚者也,忘之甚者忘其身。'"
1.遷移王都或地方官署所在地。
1.謂把物件等移放到別處。
2.移民使定居于某地。
1.猶放逐。
進行銑削加工的機床。加工時,旋轉的多刃銑刀對工件進行切削,可加工平面、溝槽、輪齒、螺紋和較復雜的成形面。效率比刨床高。
1.銑床上用的刀具。夾緊在銑床主軸上﹐作旋轉切削運動﹐以加工工件。種類很多﹐有圓柱平面銑刀﹑端銑刀和成形銑刀等。
1.用銑床進行切削的工作。
2.使用銑床進行工作的工人。
1.見"鋭鋃"。
1.指冷澀沉滯。
1.想象中的金光閃耀的樹。
1.生鐵﹐鑄鐵。
1.小鑿。
1.弓之兩端飾金者名銑﹐飾蚌者名珧。因泛指寶弓。
1.光澤。
1.對人或事物產生好感或興趣。
1.寫成或印成的報喜的東西。
2.指喜訊。
1.見"喜躍抃舞"。
1.猶言好戰尚武。
1.方言。猶言心甘情愿。
1.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1.形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1.報喜信的人。
2.指稱媒人。
望外意料之外。出乎意外地高興突然接到多年不見的好友從國外打來的電話,小玲真是喜出望外。
1.形容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感到極度高興。
1.孵不成雛鴨的鴨蛋。也叫鴨餛飩。
1.女子出嫁或生孩子滿月時,用以饋送親友的熟蛋。其外殼染成紅色,以示喜慶。
2.指經孵化尚未成雛出殼的雞鴨蛋。有全喜﹑半喜之分。頭翼俱全的稱全喜,略具雛形的稱半喜。可煮熟食用。
1.猶幸虧,幸喜。
1.形容非常高興喜悅的樣子。
1.地名。在河北省遷西縣。明代為薊北重地,曾設兵駐守。向為長城內外交通要沖之一。原名喜逢口,相傳古有久戍不歸者,其父求之,喜逢于此,故名。明永樂間改今名。
1.猶悅服。
1.舊式婚禮時為新婚夫婦祝頌的歌曲。
1.自負其功。
2.喜立大功;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