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科須"。
2.政府于常規正賦外﹐因臨時需要科征財物。
1.即灶戶。
1.廚房。
1.方言。灶神的俗稱。
1.灶神的別稱。
1.見"灶火坑"。
1.灶上擱鑊子的隆起部分。狀如井欄﹐故稱。
1.上灶頭燒火。指做飯燒菜。
1.指行炊處和貯糧處。
1.木刻印刷在紙上的灶神像。
2.灶神的坐騎。
3.昆蟲名。又稱灶雞﹑灶鱉雞。
1.灶旁;灶邊。
1.灶上煙煤。可制墨﹐因作墨的代稱。
1.灶的燒火口。
2.馬前蹄上的兩個空處。
1.鍋底煙煤。
1.鹽場的別稱。
1.方言。廚房。亦指簡陋狹小的住屋。
1.方言。在樓上的小房間。又稱亭子間。
1.方言。貓的別稱。
1.女廚工。
1.廚工。
1.打掃灶頭。喻輕而易舉。
1.舊俗供于灶上的神。傳說灶神于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至除夕上天陳報人家善惡。
1.古代祭灶時作灶神替身的人。
1.煮鹽戶交納之稅。
1.灶上放東西的平面部分。亦泛指灶。又稱鍋臺。
1.方言。廚房。
1.即灶肚。
1.方言。用磚泥等砌成的廚房用灶。
1.灶上煙囪。
1.舊俗祭灶的糯米團子。
1.灶神的俗稱。
1.灶神的俗稱。
1.即灶肚。
1.即灶間。
1.女廚工。
2.指侍妾。
1.廚工的辱稱。《后漢書.劉玄傳》"其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賈豎,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繡面衣﹑錦褲﹑襜褕﹑諸于,罵詈道中。長安為之語曰'灶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后以借指無能的武將。亦省稱"灶養"。
1.灶邊突出部分。
1.炊煙。
1.見"灶下養"。
1.灶神的俗稱。
1.冶煉工匠。
1.腳跟凍瘡。
1.亦作"皁白"。
2.黑與白。多比喻非與是。
3.佛教稱僧徒和俗人。僧徒衣黑﹐俗人衣白﹐故稱。也稱緇素。
1.黑白不能分辨。比喻分不清是非。
1.亦作"皂白溝分"。
2.比喻界限分明。
1.比喻是非不易辨別。
1.舊時州縣衙役三班中的一班﹐其職掌站堂行刑。亦泛指差役。
1.亦作"皁褙"。
2.黑色背心。
1.猶皂白。
1.亦作"皂帶"。
2.黑色帶子。
1.亦作"皁纛"。
2.古代用黑色絲織物制的軍中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