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敞開;沒有遮擋。
不斷反覆進行的社會生產過程。從企業說,以貨幣形態為起點,轉化為生產形態、商品形態,再以貨幣形態結束。如此周而復始,以維持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從社會再生產過程來說,它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環節,其中生產起決定性作用。按規??煞譃楹唵卧偕a和擴大再生產。前者為生產在原有規模上重復,后者是生產總量比原來增加。再生產又是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生產關系的再生產。
1.中草藥假蘇的別名。
1.指對自己有重大恩惠的人。
1.遼代每十二年舉行一次的棕帝﹑后﹑太子或某些貴族誕辰的禮儀。見《遼史.國語解》。
1.稱對自己有重大恩惠的人。
又名《孟麗君》、《華麗緣》。長篇彈詞。清代陳端生作,梁德繩續補。二十卷四十回。以孟麗君與皇甫少華的婚姻波折為線索,刻畫了一位女扮男裝中狀元、列宰輔、除奸黨、為夫申冤的才女孟麗君的形象。情節曲折,敘事生動,心理描寫細膩,對后來的戲劇、曲藝頗有影響。
1.指果樹一年兩次結實。
1.再次進食或連食兩口。
2.指每日兩餐。
1.兩代。
2.再出世,重生。
1.謂第二次得其人。
2.婦女再嫁。
1.指谷物一年兩次成熟,或果樹一年兩次結實。
1.見"再衰三竭"。
1.《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后因以"再衰三竭"形容士氣越來越低落,不能再振作。
1.第二次談論;接著談論。
2.連詞。表示推進一層。
3.表示留待以后辦理或考慮。
4.重復地講。
1.再度思考。表示慎重的意思。
1.連續多次。
1.連宿兩夜。
1.謂進餐時再次吐出口中的食物而頻頻接待賓客。古時用以形容統治者為延攬人材而忙碌。
1.指過去的事情再次出現。
2.文學用語。謂將經驗過的事物用藝術手段如實地表現出來。
1.蹂躪;侮辱。
2.損害。
也作糟踏”。①損壞,浪費糟蹋糧食|糟蹋人才。②侮辱,踐踏糟蹋婦女|肆意糟蹋綠化地。
1.酒壇。
1.遇到不如意的事而心煩。
1.即糟坊。釀酒作坊。
1.朽爛。
1.見"糟腌"。
1.亦作"糟淹"。亦作"糟腌"。
2.用酒或糟加上鹽及其他調味品腌制食品。
3.指糟腌的食品。
1.蹂躪;殘害。
1.糟蹋毀滅。
1.見"蹧蹋"。
1.亦作"蹧踏"。
2.浪費;損壞。
3.侮辱;蹂躪。
4.摧殘;作踐。
1.榨酒的器具。
1.古祭禮。尸食畢,主人獻酒使少飲或漱口。尸,代表受祭者的活人。
1.見"鑿壁偷光"。
1.家貧苦讀的書生。
亦作穿壁引光”。《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蔽鳚h匡衡在墻壁上鑿孔,從孔中借鄰家的燭光看書◇用為勤學苦讀的典故。fda9
也稱折齒”、打牙”。產生于古代原始部落民族中的習俗。其特點是青春期男女,以敲折、拔除上頜兩側對稱牙齒為美觀。中國越、?、翑Q㈠У裙琶褡逡約敖褙罾小⒏呱階寰有此俗。亞、非、拉美、大洋洲等地也風行。
1.見"鑿齒磨牙"。
1.形容兇猛殘暴。
2.指施行殘暴。
1.開鑿頭顱。古代酷刑。
1.肯定﹔確定。
1.開渠灌溉。
1.亦作"鑿坯"。
2.謂隱居不仕。
1.見"鑿壞以遁"。
1.謂隱居不仕。語本《淮南子.齊俗訓》﹕"顏闔﹐魯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幣先焉﹐鑿培而遁之。"
1.在覆蓋尸體的面巾上當嘴的部位開洞。古大夫以上之喪禮。
1.謂事出偶然﹐意外巧合。語出《太平御覽》卷四七二引漢應劭《風俗通》﹕"河南平陰龐儉﹐本魏郡鄴人﹐遭倉卒之世﹐失其父。時儉三歲﹐弟纔襁抱耳。流傳客居﹐廬里中鑿井﹐得錢千余萬﹐遂溫富。儉作府吏﹐躬親家事﹐行求老倉頭謹信屬任者﹐年六十余﹐直二萬錢﹐使主牛馬耕種。有賓婚大會﹐母在堂上﹐酒酣陳樂歌笑。奴在灶下助廚﹐竊言﹕'堂上母﹐我婦也。'客罷﹐婢語次說老奴無狀﹐為妄語﹐所說不可道也。窮志(詰)具白。母謂婢試問其形狀。奴曰﹕'家居鄴時﹐在富樂里宛西﹐婦艾氏女﹐字阿橫﹐大兒字阿嶷﹐小兒曰越子。時為縣吏﹐為人所略賣。阿橫右足下有黑子﹐右胲下赤志如半櫛。'母曰﹕'是汝公也。'因下堂相對啼泣﹐兒婦前為汝公拜﹐即洗浴身見衣被﹐遂為夫婦如初。時人為之語曰﹕'廬里諸龐﹐鑿井得銅﹐買奴得公。'"
1.開通道路。
2.憑空無據﹔穿鑿。
1.謂巧立名目﹐勒索榨取。
1.謂尋找時機﹑捏造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