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精刮"。
1.玉制的杵和臼。唐裴铏《傳奇·裴航》載,唐長慶中,秀才裴航經藍橋驛,遇一老嫗,有孫女名云英,艷麗殊絕,欲娶之。嫗索玉杵臼為聘禮,航后以重價訪得,更為嫗搗藥百日,然后與女成婚,終成上仙◇以"玉杵臼"喻難得之物。
1.柱腳石的美稱。
1.玉琢的楮葉。意謂雖然工巧,但不實用。語本《列子.說符》"宋人有為其君以玉為楮葉者,三年而成,鋒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中而不可別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國。子列子聞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玉,《韓非子·喻老》作"象",象牙。
2.紙的美稱。
1.唐詩人盧仝的號。
1.玉制的手鐲。
1.見"玉窗"。
1.見"玉窗"。
1.玉制或飾玉的床。
2.指天床星。古代以為此星主帝位。星傾則天子不安,失位。見《星經》卷上。
3.指朱砂礦床。
1.管樂器的美稱。
1.玉飾的車帷。常指傳說中仙人所乘的車。
1.猶玉簡。
2.名帖的美稱。
1.喻美人的手指。
2.植物名。俗稱洋蔥。
1.指竹林。
1.像玉一樣的純美。
1.古代腰帶上所嵌的裝飾玉版。
1.宋文天祥所用硯名。
1.玉飾的椽頭。
2.玉制的耳飾。
3.借指女子。
4.貴官的冠飾。
1.謂酒醉。
1.馬鐙之美稱。
2.借指馬。
1.玉制的笛子。
2.笛子的美稱。
3.指笛聲。
1.富麗的住宅。
2.天子的行宮。
1.見"玉抵鵲"。
1.亦作"玉抵禽"。
2.用玉石投擲禽鳥。意謂物多則賤。語本漢桓寬《鹽鐵論.崇禮》"中國所鮮,外國賤之。故南越以孔雀珥門戶;昆山之旁,以玉璞抵鳥鵲。"
3.轉喻肆意揮霍。
1.玉制的花朵形的首飾。
2.喻潔白如玉的花朵。
1.詞牌名。即《一剪梅》。宋李清照《一剪梅》詞有"紅藕香殘玉簟秋"句,故名。
1.蝴蝶的美稱。
2.喻雪花。
3.指玉蝶梅。
1.酒杯名。宋黃庭堅《次韻吉老十小詩》之六"佳人斗南北,美酒玉東西。"史容注"酒杯名。"宋王炎《和堯章九日送菊》之一"對花懶舉玉東西,孤負金錢緑滿枝。"宋周紫芝《南柯子》詞"殷勤猶勸玉東西。不道使君,腸斷已多時。"一說指酒。
中國畫。明代仇英作。絹本立軸。設色。畫面峰巒嵯峨,樓閣掩映,蒼松挺秀,白云成團,山麓溶洞軒敞,溪水瀠洄;士人彈琴于岸邊,童子烹茶于蔭下,宛如世外桃源。為作者青綠山水畫風的典型作品。
1.玉飾的禮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1.石洞的美稱。
2.指仙人所居的洞府。
1.玉匣。
1.玉簡。
1.典則;法度。
2.嫻雅優美的儀態﹑風度。
1.古代盟誓時歃血的器皿。
1.精美的燈。
1.玉石制的匾額。
1.人名。南齊東昏侯潘淑妃之小字。東昏侯敗,同死。
2.人名◇魏元樹之愛姬朱玉兒。
3.泛指美人。
1.玉制耳飾。
2.玉制的劍鐔。
1.明夏完淳著有《玉樊堂詞》,故后以玉樊堂指夏完淳。
1.見"玉輿"。
1.傳說中的仙山名,即方丈山。見《列子.湯問》。亦泛指仙山。
1.玉飾的房屋。多指神仙的居處。
2.指華麗的房屋。
3.美稱花的子房。
4.特指蓮房。
5.道教語。稱心。
1.仙女。
2.指楊貴妃。
3.指梅花。
4.指雪花。
1.鴨腳的別稱。
1.玉的粉末。
1.明亮的劍刀鋒。
1.玉雕的鳳凰。
2.指玉雕的鳳釵。
3.指歌女。
1.玉制的佛像。
1.白潤如玉的肌膚。
2.指物體細嫩潔白的質地。
1.鳧鴨形的玉雕。
2.喻水中的裸女『靈帝沉湎淫樂,建裸游館,日夜乘船游漾。選玉色宮人掌篙楫,故使舟覆,乃奏《招商》之歌,曰"惟日不足樂有余,清絲流管歌玉鳧。"事見晉王嘉《拾遺記·后漢》◇亦指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