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精心研究。
1.指廬山康王谷瀑布。其狀如簾,故名。宋陳舜俞《廬山記》卷三載康王谷"有水簾飛泉,破巖而下者二三十派,其高不可計,其廣七十余尺。陸鴻漸《茶經》第其水為天下第一"。
2.泛指如簾狀的水流。
1.復姓。戰國時魯國有谷梁赤。
2.《春秋谷梁傳》的省稱。
1.谷物;糧食。
1.謂以山谷計算牛馬等牲畜。極言其多。語本《史記.貨殖列傳》"烏氏倮畜牧,及眾,斥賣,求奇繒物,閑獻遺戎王。戎王什倍其償,與之畜,畜至用谷量馬牛。"裴髎集解引韋昭曰"滿谷則具不復數。"
1.貯藏谷物的倉庫。
1.語本《詩.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喻世事變化。
1.猶俸祿。古代以谷量計俸祿的高下。
1.翻滾聲。
2.形容轉動靈活。
1.猶喂馬。謂備集草料﹐作好戰斗準備。
1.猶言秣馬厲兵。
1.禾谷的芒刺。
1.谷類的害蟲。
1.山間的鬼怪。比喻惡人。
1.指糧食。
2.方言。泛指稻谷﹑大米。
1.謂人之食谷而聰明。
1.復姓。唐有谷那律。見《舊唐書.儒學傳上》本傳。
1.謂飼養駑馬。
1.猶谷神。語本《老子》"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1.食物之氣。古人謂進食后積聚于人體者。
1.謂五谷收成不足。
1.山谷間所出的泉水。
1.蝦蟆的別名。
1.農夫。
1.吉日;良辰。
1.謂禾稼的收獲。
1.謂人飽食五谷的正常臉色。
1.名硯。用湖南長沙西谷山所產青紋花石制成。
1.古代道家用語。谷和神本分用◇多并稱。《老子》"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又"谷神不死。"《列子·天瑞》引"谷神不死"句,謂出自黃帝書。諸家解釋歧異,主要有三說(1)谷,山谷;神,一種渺茫恍惚無形之物。谷神即指空虛無形而變化莫測﹑永恒不滅的"道"。《老子》"谷神不死"三國魏王弼注"谷中央無谷也。無形無影,無逆無違,處卑不動,守靜不衰,谷以之成而不見其形,此至物也。"宋司馬光《道德真經論》"中虛故曰谷,不測故曰神,天地有窮而道無窮,故曰不死。"(2)谷,通"谷",義為生養。谷神謂生養之神,亦即"道"。"道能生天地養萬物,故曰谷神。不死言其長在也。"說見高亨《老子正詁》卷上。(3)谷,通"谷",義為保養。神,指五臟神。《老子》"谷神不死"河上公注"人能養神則不死,神謂五藏之神也。"引申指導引養生之術。
2.《太平廣記》卷二七引前蜀杜光庭《仙傳拾遺》"若山嘗好長生之道,弟若水為衡岳道士,得胎元谷神之要。"清趙翼《竹初用導引之術面有少容》詩"英雄晚歲例修真,一寸丹田守谷神。"
太陽系中最大的小行星,直徑約1,000公里。
1.五谷之實;谷物。
1.以谷物為食。
2.供食用的谷物。謂糧食。
1.猶善士﹐佳士。
1.山溝中時斷時續的流水。
2.指谷間的流水。
3.松江的別名。
1.谷類的總稱。
1.種谷的田地。
1.賣出谷物。
1.耕地﹐宜谷之土。
1.江海的別稱。以其能容百谷之水,故名。語本《老子》"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①谷類作物的子實。②谷類作物的通稱。
指英國1815年制訂的限制谷物進口的法律。規定國產谷物平均價達到或超過某種限度時方可進口。目的是維護土地貴族的利益。實施該法后,谷物價格驟貴,工人要求提高工資,外國也提高英國工業品進口稅,從而損害了工業資產階級利益。1846年,該法被廢除。
1.古方士謂種谷求金之術。
1.谷中回響聲。
1.循谷而行。
1.谷的萌芽。
1.谷物的萌芽。
2.茶名。
3.經發芽干燥后供藥用的稻谷。性溫味甘﹐功能和胃醒脾﹐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等癥。
1.書名。二卷。元杜本編。錄宋末逸民三十人詩一百零一首,系以小傳。《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二八"是集所録,古直悲涼,風格遒上,無宋末江湖齷齪之習,其人又皆守節仗義之士,足為詩重。"后用以指氣節之士的作品。
1.謂汲谷水而飲。多指山中隱居生活。
1.謂谷物的使用。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4月19,20或21日。參看〖節氣〗、〖二十四節氣〗。
1.谷雨時的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