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喻經(jīng)受磨難。
1.猶腰背。
2.比喻要沖之地。
1.舊時大官儀仗中間的大鑼﹐用以清道。
1.宛轉(zhuǎn)搖動貌。
1.古駿馬名。
1.舊時系在腰間證明身分的牌子。常用作出入備查的通行證。
2.裝在公共汽車﹑電車等車側(cè)中部標明路號或開往地點的牌子。
1.指腰間系衣裙的帶子。
1.古代系在腰間以別官階的一種佩件。
1.舊時戲園或戲場中兩旁的看棚。
1.短劍名。
1.亦作"?髂"。亦作"腰?"。
2.腰骨。
1.舊時園庭中的圍墻。
1.宋時一種黃色腹圍之稱。
1.人體的腰部。
2.身段;體態(tài)。
3.指衣服腰部的尺寸。
4.指動物或物體的當中部分。
1.腰子。
1.脊柱骨和關(guān)節(jié)及其周圍軟組織等病損的一種癥狀。常用以形容勞累過度。
1.舊式房屋中間的廳屋。
1.謂腰部和腿部的活動能力。
1.戲曲演員的基本武功。
1.藏錢的袋子﹐舊時多系于腰﹐故名。
1.束腰的帶子。
2.腰部周圍的長度。
1.即肚兜。
1.腰后胯骨上面脊椎骨兩側(cè)的部位。
2.比喻關(guān)鍵。
1.人體穴位名。
1.手挽的便輿。高僅及腰﹐故名。
1.猶腰斬。一種處死犯人的酷刑。
古代一種酷刑,從腰部斬斷身體。比喻割斷相聯(lián)系的事物或壓制事物的存在、發(fā)展。
1.驛站的中間站﹐以便休息打尖或換馬。也稱腰頓。
1.古代官印。常系腰間﹐故名。亦指系印于腰﹐借喻服官赴任。
1.折腰。謂屈身事人。
1.見"腰肢"。
1.亦作"腰支"。
2.腰身;身段;體態(tài)。
1.腰部的椎骨。共有五塊﹐較胸椎大。
1.腎臟的俗稱。亦指食用的動物的腎臟。
2.猶腰身。喻人的姿態(tài)。
3.比喻靠山。腰助倚靠﹐故以為喻。
1.裝在門背后中部的插銷。
1.腰佩龜章﹐常用以顯示官品。
1.邀請;招請。
1.亦作"邀賓"。
2.邀請賓客。
1.迎合權(quán)貴,企求恩寵。
1.古跡名。舊名蕭家渡,在上元縣東南青溪橋右側(cè)。今為南京市江寧縣地。晉桓伊善樂,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師,舟泊青溪側(cè),與伊不相識,令人謂之曰"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伊為作三調(diào),弄畢,便去,客主不交一言◇名其地為"邀笛步"。參閱宋張敦頤《六朝事跡編類》。
1.阻斷。
1.攔阻搶奪。
1.攔阻。
1.謂謀求恩賞。
1.設伏兵攔擊。
1.祈求賜福。
1.阻截索求。
1.求取功勞;把別人的功勞搶過來當作自己的。
1.求取功勞和獎賞。
1.求取功名和寵信。
1.攔截殺害。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