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澀舌,不順口。
1.謂串街叫賣常用物品。
2.指串街叫賣常用物品的小販。
1.出售日常用品的店鋪。
1.謂永遠圓滿充實。
2.古杯名。
3.古燈籠名。
1.古杯名。
1.跌倒,顛仆。
1.顛仆,跌倒。
云南省第一大湖。在昆明市區(qū)西南。面積298平方千米。斷層陷落而成〓水由螳螂川外泄,注入金沙江支流普渡河。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環(huán)湖有西山、龍門、大觀樓等名勝古跡。
1.盛貌。
1.即滇池。
戲曲劇種。流行于云南漢族居住區(qū)。是兼唱絲弦腔、襄陽腔、胡琴腔以及雜調(diào)小曲的多聲腔劇種。絲弦腔源于秦腔,襄陽腔源于漢劇,胡琴腔即二黃。三種聲腔于清代中葉傳入云南后,吸收當?shù)孛耖g曲調(diào)和語音,約于道光年間形成滇劇。劇目有《闖宮》、《牛皋指旨》、《借親配》等。
從云南昆明到緬甸臘戍的國際公路。全長近1000千米。全線于1938年通車。中國境內(nèi)昆明至畹町段長960千米,1966年改名昆畹公路。
統(tǒng)治云南的軍閥集團。以唐繼堯為首。辛亥革命后,長期統(tǒng)治云南,并不斷出兵擴占四川、貴州等省。
1.癲癇。
1.癲癇眩暈。
1.困頓,顛沛。
1.傾覆﹑敗亡。
1.猶顛沛。
1.洶涌的波浪。
1.猶顛簸。上下左右地震蕩搖動。
2.猶奔波。
1.行走時腿腳不平穩(wěn)。
上下振動路面不平,車子顛簸得厲害。
1.同"顛撲不破"。
1.亦作"顛不辣"。
2.頂﹐最。指上等。
3.風流。
4.顛狂;昏亂顛倒。
5.寶石名。
1.見"顛不剌"。
1.唐書法家張旭時號"顛張",僧懷素承旭自稱"醉素",兩人善草書,世稱其草書為"顛草"。亦泛指縱橫奔放的狂草。
1.顛簸沉沒。
1.癲瘋癡呆。
1.狂奔。
1.齻齒,臼齒。顛,通"齻"。
1.顛倒舛誤。
1.謂搬弄口舌。
1.忙亂急迫。
1.瘋狂地逃竄。
1.傾倒枯槁。
1.顛倒錯亂。
1.蹦跳地跑。
2.行步不平穩(wěn)貌。
1.猶糊涂。
1.昆蟲名。即蟞蟷。一種生活在地下的小蜘蛛。
1.上下左右地動蕩。
1.上下﹑前后或次序倒置。
2.回旋翻轉(zhuǎn);翻來覆去。
3.反反復覆;重復。
4.傾倒;跌倒。
5.傾覆;敗亡。 6.謂使傾覆﹑敗亡。 7.歪斜不正;傾側(cè)。 8.形容因愛慕﹑敬佩而入迷。 9.指使愛慕﹑敬佩。 10.錯亂;混亂。 11.指使錯亂﹐搞亂。 1
2.反倒,反而。 1
3.究竟;底細。 1
4.謂命運不好。
1.謂紊亂,錯亂。
1.把對的說成錯的,把錯的說成對的。
1.謂急促惶遽中不暇整衣。《詩.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毛傳"上曰衣﹐下曰裳。"鄭玄箋"絜壺氏失漏刻之節(jié)﹐東方未明而以為明﹐故群臣促遽顛倒衣裳。"孔穎達疏"傳上曰衣﹐下曰裳。此其相對定稱﹐散則通名曰衣……傳言此﹐解其顛倒之意﹐以裳為衣﹐今上者在下﹐是謂顛倒也。"本意是諷刺朝廷興居無節(jié)﹐號令不時﹐使小官吏忙忙碌碌﹐后多以比喻倫常失秩。
2.謂匆忙情急之中舉止失措。
1.顛倒;錯亂。到,通"倒"。
2.反倒。到,通"倒"。
1.憂思貌。
2.專注貌。
1.瘋癲癡呆貌。
1.謂事情不順或言行無條理,不可置信。
2.指神思迷糊錯亂。
1.顛簸億貌。
1.困頓挫折。
2.瘸著走路。
1.指頭頂。
2.頂端。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