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俱藏入室。
1.亦作"踈決"。
2.疏浚;開通。
3.清理判決。
1.亦作"痚絶"。
2.疏遠斷絕。
1.亦作"疏爵"。
2.分封爵位。
1.亦作"痚俊"。亦作"踈俊"。
2.放達超逸。
為疏通、擴寬、挖深河湖或其他水域,用人力或機械進行的水下土石方開挖工程。廣泛用于開挖航道、港口、運河,浚深、拓寬航道,疏通河道、渠道,清除水下障礙物等。
1.亦作"痚儁"。同"疏俊"。
1.豁達;開朗。
1.上疏極諫。
1.亦作"踈客"。
2.稀客。
3.關系疏遠的客人。
1.亦作"痚快"。
2.開闊;暢快。
3.粗率直爽。
4.明快爽朗。
1.亦作"痚狂"。亦作"踈狂"。
2.豪放﹐不受拘束。
1.亦作"疏曠"。亦作"踈曠"。
2.豪放;豁達。
3.遠離;遠隔。
4.孤單寂寞。
5.空闊﹐廣大;寬宏。
①粗略,不周密天下初定,制度疏闊。②迂闊,不切實際好談世務,而疏闊不可用|賈生之言,乃頗疏闊。③久隔;久別經年的疏闊,乘此可以作親熱的探訪。④距離大,開闊小樓與小樓之間疏闊,環境很好。
1.亦作"痚喇喇"。
2.見"疏剌剌"。
1.亦作"痚剌剌"。亦作"痚辣辣"。亦作"痚喇喇"。
2.象聲詞。
3.猶言稀拉拉;空蕩蕩。
1.亦作"痚辣辣"。
2.見"疏剌剌"。
1.亦作"踈籟"。
2.稀疏的聲響。
1.亦作"疏懶"。亦作"疏懶"。亦作"疏懶"。亦作"?懶"。
2.懶散。
3.松懈;懈怠。
①開闊清亮聲姿高暢,眉目疏朗。②豁達開朗形貌瑰奇,風神疏朗。③明敞窗欞疏朗。
1.稀疏的樣子。
1.古西域諸國之一。王莽時稱世善﹐唐名佉沙。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一帶。其治疏勒城﹐即今疏勒縣。
1.亦作"痚冷"。
2.恬淡;淡泊。
1.亦作"疏理"。亦作"踈理"。
2.紋理粗糙。
3.指皮膚粗。
4.修整。
5.分別處理。 6.文章的思路脈絡不嚴密緊湊。
1.亦作"痚利"。
2.疏泄。
1.亦作"疏糲"。亦作"踈糲"。亦作"?糲"。
2.粗糙的飯食。
3.粗疏淺薄。
1.亦作"踈簾"。
2.指稀疏的竹織窗簾。
1.微涼。
1.亦作"踈亮"。
2.豁達直爽。
1.亦作"痚林"。
2.修剪林木的枝條。
3.稀疏的林木。
1.亦作"痚陋"。
2.簡陋。
3.淺陋﹐見聞不廣。
1.亦作"踈漏"。亦作"?漏"。
2.粗略錯漏;疏忽缺失。
3.輕率﹐不謹嚴。
4.破漏﹐破敝。
5.泄露;走漏。 6.引申為脫逃。
1.雕刻。
1.亦作"疏鹵"。
2.粗疏輕率。
3.樸實真率。
1.亦作"痚率"。
2.爽朗直率。
3.粗疏輕率;粗略草率。
4.指松散﹐不緊密。
5.簡單隨便。
1.亦作"痚略"。亦作"踈略"。
2.遠大的謀略。
3.粗疏簡略。
4.疏忽;忽略。
5.指粗略;粗心大意。 6.粗糙簡單。
1.亦作"?麻"。亦作"痚麻"。
2.傳說中的神麻﹐常折以贈別。
3.植物名。多指大麻。
1.亦作"痚慢"。亦作"踈慢"。
2.輕忽﹐怠慢。
3.疏遠﹐不親近。
4.粗糙。
5.謂放縱狂傲。
1.粗率魯莽。
1.中國畫技法之一。用疏松的筆墨表現禽獸的羽毛。
1.眉宇開闊﹐眼睛明亮。
1.亦作"踈猛"。
2.粗獷急躁。
1.空虛的夢境。
1.亦作"踈米"。
2.粳米。
1.亦作"痚密"。亦作"踈密"。
2.稀疏與稠密。
3.簡與繁;略與詳。
4.粗疏與精密。
5.寬嚴。 6.松散與堅實。 7.疏遠與親密。 8.高下。
1.猶疏遠。
1.亦作"痚明"。
2.通達明智。
3.簡要明確。
4.疏朗透光。
5.指疏淡的光輝。
1.亦作"疏謬"。亦作"疏繆"。亦作"踈繆"。
2.粗率謬誤。
1.亦作"踈繆"。
2.見"疏謬"。
1.亦作"痚末"。
2.猶疏遠。
1.迂闊而木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