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豐厚。
1.指完婚。
2.保全;救護。
3.成就。按照預定的目的結束事情。
1.完備充裕。
1.猶完美。
1.垮臺;毀滅。
1.完美的品德。
1.即野羊。
1.平整土地。
1.舊時風俗。結婚后次日或第三天女家去男家送"三朝禮",叫做"完飯"。
1.完好的皮膚。
2.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完整。
1.完好的城郭。
氣象學家,中國現代氣象事業創始人之一〓北漢口人。曾赴英國留學。歷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中央大學教授,中央氣象局首任局長等職。當選為中國氣象學會副理事長、中科院學部委員。開創了中國長期天氣預報的研究工作,首先提出研究中國的長期天氣預報應從全世界天氣出發,研究大氣活動中心、大氣浪動和海洋環流與溫度、降水的關系,更細致地區劃了中國氣候分區等。著有《中國氣候區域》和《關于二十世紀氣候變暖問題》等。
1.泥車。古代送葬用的明器。
2.喻空有虛名而無實用價值的東西。
1.指涂車與芻靈,皆古代送葬之物。
2.指靈柩。
1.謂途中停留。
1.路走到盡頭『司馬相如《上林賦》"道盡涂殫﹐回車而還。"后用以喻沒有前途﹐猶言窮途。
1.路途。
1.謂涂抹﹑漫布于地。
2.慘死;遭受殘害。
3.謂徹底敗壞而不可收拾。
1.毒害;蹂躪。
1.路人。
1.《詩.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毛傳"涂,泥;附,著也。"原謂猿本會爬樹,勿需再教,如污泥之上又著污泥◇用以喻惡上加惡。
2.猶言拼湊;吸取。
3.猶言牽強附會;隨意篡改。
1.古代一種品質優良的柑橘。產于濕土鹽地。
1.路途的人歌誦,里巷的人抃舞。形容百姓歡欣快樂的升平景象。
1.同"涂歌邑誦"。
1.同"涂歌里抃"。
1.唐制,詔敕若不便于執行,給事中得加以改動奏進,謂之"涂歸"。
1.軌跡,途徑。
1.用泥涂抹屋頂或墻壁。亦泛指涂飾修繕。
俗稱油漆”。涂布于物體表面能干結成膜的一類有機高分子膠體混合物溶液的總稱。具有保護和裝飾等作用。早期以植物油為基本材料(油基漆),現多用合成樹脂及改性油或合成油為原料,后者成膜的硬度、光亮持久性、抗酸堿性、抗燃性等均優于前者。
1.《太平御覽》卷九七○引晉陸機《與弟云書》"張騫為漢使外國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后用作石榴的別名。
1.涂飾面部。
2.喻變節。
1.濕潤的泥土。
2.謂滋潤泥土。
3.泥濘的路途。
1.普通人。
2.路人;陌生人。
涂抹粉飾涂飾一層油漆|涂飾內墻。
1.途程。謂交通距離。
1.亦作"涂?"。古時一種有檐的帽子。
2.酒名。古代風俗于農歷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后長依次而飲,以避瘟氣。
陷入泥沼,墜入炭火。比喻極其艱難困苦生靈涂炭。
1.謂聽道路傳聞。
1.厚貌。
字多余了抹去叫涂,字遺漏了勾添稱乙。指修改文章凡涂乙處都已注明。
1.農歷十二月的別稱。
1.修飾容貌。猶化妝。
2.猶涂飾。
1.指婦女用脂粉裝飾打扮。
2.比喻對丑惡的東西掩飾美化。
1.楚威王欲用莊子,莊子以龜為喻,表示"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不愿"其死為留骨而貴",拒絕了威王。見《莊子.秋水》◇以"涂j"指隱居不出。
1.如荼之白色。
比喻毒害或殘害荼毒生┝椋生靈免罹荼毒。
1.殘害人民。
1.同"荼毒生靈"。
1.遲鈍;緩慢。
1.荼,茅草花,白色。火,火焰,赤色。形容聲勢浩大﹑氣氛熱烈的場面。
1.比喻遭遇極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