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稱承德離宮”、熱河行宮”。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在河北省承德市區北部。建于1703-1790年。為清代帝王避暑行宮。占地560余萬平方米。分宮區和苑區兩部分。宮區分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等建筑;苑區又分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組。七十二景散布其中,樓臺亭閣一百余處,是中國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風景優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1.打雷。
1.古鞭屬兵器名,無刃,有三棱或四棱。
1.象聲詞。
1.象聲詞。
1.象聲詞。
1.象聲詞。
1.疾雷;疾雷聲。
1.劈歷。
1.正對著臉;迎面。
1.亦作"劈裂"。
2.裂開,分裂。
1.見"劈烈"。
1.象聲詞。
1.象聲詞。
①用刀割劃面部。古代北方某些少數民族的風俗,以此來表示哀痛夷人,在京及歸,聞懌之喪,為之劈面者數百人。②迎面劈面而來。也形容風冷如割十月霜風還劈面。
1.象聲詞。形容拍打或爆裂的聲音。
1.象聲詞。
1.見"劈劈拍拍"。
1.亦作"劈劈啪啪"。
2.象聲詞。爆裂﹑拍打聲。
1.見"劈脫"。
1.謂不講情面。
1.民間曲調名。流行于明代中葉以后。一般為九句五十一字。與《掛枝兒》相似,僅末尾二句重疊一次。萬歷年間刻本《大明春》所載《掛枝兒》即《劈破玉》。
1.亦作"劈噗"。
2.象聲詞。
1.見"劈撲"。
1.猶立即。
1.謂出手迅捷。
①當頭;迎頭劈頭便打|劈頭碰見他從門外撞進來。②開頭劈頭就問|劈頭一句話。
1.同"劈頭劈臉"。
1.見"劈頭蓋腦"。
1.猶劈頭劈臉。
1.亦作"劈頭劈腦"。亦作"劈頭蓋頂"。
2.正對著頭部。形容來勢迅猛。
1.當頂揪住頭發。
1.正對著頭和臉而來。
1.見"劈頭蓋腦"。
1.亦作"劈劈脫脫"。
2.方言。簡單,干脆。
1.首先;開頭。
1.猶直瀉。
1.對準心口。
2.剖心。謂誠心。
1.從當中;從中。
1.當胸。
1.當腰,正對著腰。
1.指分配收益或分攤開支。
1.元代皇帝儀仗中的一種兵器。取"正人不正"之意。
1.決斷。
1.似玉之石。
1.比喻以假亂真,似是實非。
1.似玉之石。
1.趨行貌。
1.亦作"?髵"。亦作"髬聐"。
2.猛獸怒而鬃毛奮張貌。
3.指猛獸。
4.謂頭發豎起。
1.見"髬髵"。
1.見"噼哩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