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歷代王朝在原京師以東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東。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左傳·定公四年》"封畛土略……取于相土之東都,以會王之東搜。"楊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覽》八十二引《竹書紀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則,相土之東都為今河南商丘縣。"一說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縣)。參閱《通鑒地理通釋》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在鎬京之東。《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諸侯城成周,以為東都,崇文德焉。"(3)東漢都洛陽,在西漢京都長安之東『班固有《東都賦》。(4)隋唐時指洛陽。時京都在長安。《隋書·煬帝紀上》"〔大業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東都還京師。"《新唐書·高宗紀》"〔顯慶二年十二月〕丁卯,以洛陽宮為東都。"
2.(5)南唐指廣陵,在建康之東。故址在今江蘇省揚州市。宋陸游《南唐書.烈祖紀》"﹝升元元年﹞以建康為西都,廣陵為東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說》"勝國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東都……東都者,大梁也。"
3.代指東漢。
4.長安東都門的省稱『疏廣與侄受同時退隱,滿朝百官祖餞于東都門外,后以"東都"謂致仕或餞別之地。
1.謂列舉往古之事。
2.猶高飛;遠揚。
3.謂走避遠方。
1.邊遠偏僻。
1.遠方之郡。泛指邊遠地區。
1.方言。猶離開。
1.遠方的來客。
2.茉莉的擬人戲稱。
1.因路途遙遠而匱乏不繼。
2.謂相隔遙遠。
3.猶遠別。
1.比喻外地來的人比當地人更為人器重。
1.遠看。
2.指觀察﹑考慮問題深遠。
1.對人遠途來訪或請人遠出辦事的客氣話。
1.遠方之民。
1.背離禮儀。
1.深遠的道理。
1.長遠的利益。
1.遠大的器量。
1.遠祖的業績。
1.猶遠眺。
2.謂按臨遠方。
1.遠方的河流。
2.流放遠方。
1.邊遠偏僻地方的人。
1.遙遠的道路。
2.遠地。
1.擔子雖輕,走的路遠了,也會覺得沉重。
1.遠方來的旅客。
1.深遠的計慮。亦指計慮深遠。
1.同"遠謀深算"。
1.深遠的謀略。
2.謂經略遠方。
1.遠處村落。
1.高遠豪邁。
2.遠遠地超過。
3.遠行。
1.疏遠輕忽。
1.遠處的門。
2.離家到很遠的地方去叫出遠門。
1.思念遠方人的夢。
1.遠祖之宗廟。
1.指外地或境外之人。
1.聲名的遠播。
1.遠方來的命令。
2.指從遠方傳令。
1.深遠的謀略。
1.謂以古人為榜樣。
1.猶遠目。放眼遠望。
1.做長遠打算。
2.指深遠的謀略。
1.猶言深謀遠慮。
1.遠望。
2.遠大的眼光。
1.謂遠出當幕賓。
1.親疏。
1.猶多年。
1.見"遠年近歲"。
1.過去至現在;長期以來。
1.對遠方人或物的思念。
1.遠親。
2.派遣到遠處。
3.猶言四方攤派。
1.猶遠眺。
1.遠離廚房。語出《禮記.玉藻》"君子遠庖廚,凡有血氣之類,弗身踐也。"
1.遠方的友人。
1.遙遠偏僻。亦指偏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