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短亭和長亭的并稱。
1.徒然活著﹐白活。
2.憑空生出;無故生出。
1.謂虛度一生﹐終老無成。
1.虛名;虛譽。
2.假話;空話。
3.虛假的聲勢。
4.空谷間傳出的回聲。
1.指精微的道理。
2.謂好虛譽。
1.徒有虛名的人。
1.墟市﹐集市。
1.虛假的聲勢。
1.虛假不實;浮夸﹑粉飾。
2.猶浮文﹐浮華。
3.過分褒獎。飾﹐獎飾。
4.猶虛構。
1.空室。
2.比喻心境。
1.謂人能清虛無欲﹐則道心自生。
1.見"虛謚"。
1.虛心接受。語本《易.咸》"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孔穎達疏"君子以虛受人者,君子法此《咸》卦,下山上澤,故能空虛其懷,不自有實,受納于物,無所棄遺。"
2.謂無德才而接受官位。
1.謂授職給德才不相稱的人。
見復數”(126頁)。
1.無稽之談。
1.無謂而死。
1.虛靜淡泊。
1.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四宿。也稱玄枵。
1.一種年齡計算法。人一生下來就算一歲﹐以后每逢新年就增加一歲﹐這樣比實足年齡多一歲或兩歲﹐所以叫"虛歲"。
2.空著的年份。常與"無"連用﹐表示連年不絕。
1.空虛﹑毀壞。
2.中醫病證名。因七情﹑勞倦﹑飲食﹑酒色或病后失調等﹐所引起的陰陽﹑氣血﹑臟腑虛虧。
1.集市。
1.脫離實際的言論;空談。
2.虛偽的話。
1.高堂。
1.明鏡懸于高堂之上﹐纖微必照。比喻人之心地純正﹐明察事理。
1.空洞的俗套。多指言辭﹑禮節。
2.空敷衍。
3.空場面。
1.空架式。指徒有形式而無內容的事物。
1.清虛恬淡。
1.謙詞。謂無其實而空受榮寵。
1.弄虛作假;騙局。
2.虛假不實的部分。
1.松土。
1.因大量失血﹑失水等原因而造成心臟和血液循環衰竭﹐生命垂危的現象。
1.《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槖蘥。虛而不屈﹐動而俞出。"槖蘥﹐古代吹火的風箱﹐其中雖空﹐而風卻不會窮竭◇因以"虛槖"喻天道之周遍無窮。
1.無故而滅亡。
1.無所知而往﹐有所得而歸。語出《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王駘﹐從之游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于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
1.猶虛妄。虛偽荒誕。
2.猶虛無。
1.荒誕無稽。
1.空的坐位。
2.空著的職位;有名無實的職位。
3.特意空出職位。表示期待賢能。
4.空名號。
1.空著職位恭候。
1.空洞的文字;空話。
2.虛幻荒誕的文字。
3.毫無意義的禮節。
4.徒具形式的規章﹑制度。
1.虛偽的禮數﹐繁瑣的儀節。
1.同"虛文縟節"。
1.猶虛誕﹐虛妄。
2.捏造事實加以毀謗或陷害。
1.亦作"虛無恬惔"。
2.清虛淡泊﹐無所企求。
1.見"虛無恬淡"。
哲學上指盲目否定人類文化遺產和民族文化,甚至否定一切的思想傾向或社會思潮。有時也指沒落階級悲觀厭世的頹廢思想。
1.虛報的兵士名額。
2.不頂用的軍隊。
1.空著座位等候。多表示禮賢。
2.空座位。
1.空隙﹑漏洞。比喻薄弱環節。
1.戲劇術語。謂劇中人在幕前做下場的動作﹐此時人雖還在臺上但觀眾感到他已下場。
2.中醫術語。通常指腰膝酸軟無力﹐腹脹腹痛﹐四肢少溫等下虛癥狀。
1.謂疏朗有致。
2.猶曠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