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北齊劉晝《新論.辯施》"昆山之下﹐以玉抵烏﹐彭蠡之濱﹐以魚食犬﹐而人不愛者﹐非性輕財﹐所豐故也。"此謂以玉投烏◇因以"擲鵲"喻有才而無所用。
見雜志”(764頁)。
1.學校在學期結束前舉行的考試。
1.猶克期。嚴格規定期限。
1.猶克期。約定期限。
1.期望勉勵。
1.喪禮服制。期喪的第十一個月祭于家廟時穿著練帛。
1.官名『武帝時置﹐掌執兵扈從護衛。武帝喜微行﹐多與西北六郡良家子能騎射者期約在殿門會合﹐故稱『平帝時更名虎賁郎。
2.中醫穴位名。
1.謂對事物進行綜合而據以命名。
2.指命盡之期。
1.亦作"杘年"。
2.一年。
1.即夔牛。古代蜀地產的一種大牛。
1.許諾。
也稱本票”。由債務人向債權人開出,在約定期限償付票面金額款項的債務憑證。商業活動中通用的一種票據。期票未到期,債權人可在其背面作專門簽署(背書”)后轉讓,也可向銀行申請貼現,以先期取得現款。期票到期,持票人即可要求出票人付款。
1.口吃結巴貌。
2.真摯懇切貌。
《史┘恰ふ咆┫嗔寫》載,西漢大臣周昌口吃,一次同漢高祖爭論時連說期期”。又《世說新┯鎩ぱ雜鎩吩兀三國魏大將鄧艾口吃,稱自己時連說艾艾”◇用期期艾艾”形容說話結結巴巴。
1.亦作"杘齊"。
2.齊衰一年的喪服。
1.誓約;約期。
1.亦作"杘親"。
2.服喪一年的親屬。
1.企求。
在合同或單證規定期限內按照載明的價格購買某種證券的權利。其形式有合同、契約、購買證明單等。股票先購權”和股票認購證”都屬期權的形式。
1.傳說中仙人安期﹑偓佺的并稱。
1.亦作"杘稔"。
2.一年。稔﹐古代谷物一年一熟﹐因稱年為稔。
1.約定或預測的日數或時間。
1.亦作"杘喪"。
2.猶期服。為期一年的喪服。
1.復姓。楚大夫居期思城﹐因以為姓◇又有去"思"單為期氏。參閱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卷四。
1.亦作"杘歲"。
2.一周歲。
3.指一年。
①對未來情況寄托希望或有所等待期望能有成功的一天。②又稱數學期望”、均值”。概率論的基本概念。指隨機變量ξ取值的加權平均數,其權數就是相應的概率或概率密度,常以eξ表示。期望由它的概率分布唯一確定,它反映了隨機變量取值的平均,是隨機變量最重要的數學特性。
限定的日子或最后時間一個月的期限|期限未到。
1.猶期望﹐想望。
1.約定的時間。
1.期望;稱許。
1.寄希望﹑勉勵。
1.猶言時代憑證。
1.約定共同遵守的事項。
2.約定的時日。
1.一百歲。語本《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注"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孫希旦集解"百年者飲食﹑居處﹑動作﹐無所不待于養。方氏愨曰'人生以百年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1.期望;愿望。
1.約定共同信守的事項。
2.約期;約會。
1.亦作"杘月"。
2.一整月。
3.一整年。
1.猶機運。
1.猶會戰。
1.猶壽命。
1.亦作"杘周"。
2.猶期服。服喪一年。亦借指近親之喪。
3.一周年。
1.亦作"杘屬"。
2.猶期親。
1.謂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作昧心之事。
1.欺侮輕慢。
1.欺詐蒙騙。
1.欺騙蒙蔽。
1.欺詐。
1.欺騙諂媚。
1.欺騙。
1.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