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章甫薦履"。
也稱點對稱”。如果一個圖形繞著一個點旋轉180°后,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么稱這兩個圖形關于這個點成中心對稱。這個點稱為對稱中心。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連線都經過對稱中心,并且被對稱中心平分。
遺傳信息在細胞內生物大分子之間轉移的基本法則。認為遺傳信息的轉移只能從脫氧核糖核酸到核糖核酸(轉錄),從核糖核酸到蛋白質(轉譯)。現已發現,在某些生物中,核糖核酸通過逆轉錄,也能把遺傳信息傳遞給脫氧核糖核酸。
1.以圓心為頂點﹑半徑為兩邊的角。也稱圓心角。
1.文章或發言中的主要思想內容。
2.指言行的主導思想。
1.內部的嫌隙﹑爭端。
由衰落而重新興盛起來中興機會,庶幾在此。
1.指諸葛恢等東晉三名臣。
1.指漢劉蒼所作《光武受命中興頌》。
2.泛指為帝王歌功頌德的詩文。
1.二十八宿分布四方,按一定軌道運轉,依次每月行至中天南方的星叫中星。觀察中星可確定四時。
又稱子午儀”。一種觀測恒星過中天時刻的天體測量儀器。由望遠鏡、尋星度盤、水準器、支座等組成。望遠鏡垂直放置在東南向的水平軸上,可在子午圈平面內旋轉。
1.中等刑罰。
1.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
2.泛指中庸之道。
3.中等德行。
1.中書﹑行人﹑大理評事和太常博士四種官職的合稱。
1.中等規模;中等規格。
1.謂不表示性別。
2.化學上指既不呈酸性又不呈堿性的性質,如純水的性質。
指自地面至約60千米高度的大氣層。主要由中性氣體組成。層內的大氣有時可能在局部有較多的帶電粒子(如雷暴時),但一般情況下帶電粒子少。
1.才德一般的兄長。
1.從中偵察。
1.中間休息;中途休息。
2.指每月中旬的休沐日。
1.指胸腔。
2.指心。
3.里面空虛。
4.猶虛心。
5.中氣虛弱。
1.軒中。軒,有窗檻的長廊。
1.被選中;合格。
2.特指科舉應試被錄取。
1.鼎耳。喻天子的輔臣。
2.指鼎銘。
①亦稱舊學”。與西學”相對。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特指以倫常名教”為核心的中國封建主義傳統文化。②實施中等普通教育的學校。中國一般分為初中、高中兩級。分別招收小學畢業生、初中畢業生或有同等學力人員。有的實行六年制,以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分段;有的實行五年制,以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分段或不分段。
中國中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1981年8月正式頒布。共十條一、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努力學習,準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力量。二、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三、專心聽講,勤于思考,認真完成作業。四、堅持鍛煉身體,積極參加有益的文娛活動。五、積極參加勞動,愛惜勞動成果。六、生活儉樸,講究衛生,不吸煙,不喝酒,不隨地吐痰。七、遵守學校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國家法令。八、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不罵人,不打架。九、熱愛集體,愛護公物,不做對人民有害的事。十、誠實謙虛,有錯就改。
1.謂宴飲間斟酒至第二遍。
1.一個月的中間十天,即從十一日到二十日。
1.酒器名。
中亞細亞”的簡稱。指亞歐大陸的中部地區。包括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
1.謂中庭戒備。古代帝王元旦朝會或郊祀等大典的儀節之一。
1.山巖之中。
2.山巖名。在四川眉山。
1.筳席;宴飲之中。
1.戲曲名詞。一小節音樂的第三個拍子。一板三眼的節拍為四拍,第一拍叫做"板",第二拍叫做"頭眼",第三拍叫做"中眼",第四拍叫做"末眼"。戲曲曲譜上,以"。"作為中眼的符號。
1.四方之中。
2.中間。
3.古指國君。
4.今指國家政權或政治團體的最高領導機構。
5.古代以五方配五行,中央表土,土色黃,故又以中央代表黃色。
英文縮寫為cpu”。計算機系統中具有解釋指令、執行指令和控制運行等重要功能的器件。主要包括控制器和運算器。
中國國家檔案館之一。1959年建于北京。收藏從五四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具有全國意義的革命歷史檔案和資料,以及建國后中央機關與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著名社會活動家的檔案、資料。
簡稱cctv”。1958年5月創建。初名北京電視臺”,1978年5月改現名。初播出黑白電視節目,1973年5月始播彩色電視節目。
又稱中央蘇區”。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1929年初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到達贛南、閩西地區,開辟了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1930年8月組成紅一方面軍,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總前委書記兼總政委。1931年1月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蘇區中央局。同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澤東任主席。從此,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根據地軍民連續粉碎了國民黨軍第一至四次圍剿”。中央紅軍發展到六個軍團,共十余萬人。由于王明左”傾機會主義的錯誤領導,紅軍未能粉碎國民黨軍第五次圍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離根據地開始長征。留下的部分紅軍在項英、陳毅等領導下堅持了三年艱苦的游擊戰爭。
1931年4月,蔣介石調集二十萬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二次圍剿”§一方面軍在毛澤東指揮下以少數紅軍配合地方武裝阻擊、遲滯敵人,集中主力攻擊敵軍薄弱環節。在半個月內連打五仗,橫掃350千米,共殲敵軍三萬多人、繳槍二萬余支,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圍剿”。
1931年7月,蔣介石調集三十萬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三次圍剿”§一方面軍在毛澤東、朱德指揮下,主力繞道千里,在敵軍主力背后發動攻擊。敵軍始終無法與紅軍主力決戰,在往來奔波中饑疲沮喪,被迫退卻§軍乘勢追擊,共殲敵三萬余人,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圍剿”。
1932年底,蔣介石調集三十多個師的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四次圍剿”。1933年2、3月間,紅一方面軍在朱德、周恩來指揮下,兩次設伏,共殲敵近三個師,俘敵萬余人,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圍剿”。
1933年9月,蔣介石調集約五十萬人的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五次圍剿”。這時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者的錯誤戰略已在紅軍中取得統治地位,他們否定毛澤東正確的戰略戰術,在反圍剿”開始時實行軍事冒險主義,主張御敵于國門之外”,集中主力進攻敵軍堅固陣地,使紅軍遭受重大傷亡。隨后又實行防御中的保守主義,六路分兵,全線防御,進行短促突擊”,與敵拼消耗,完全陷于被動地位◇又實行逃跑主義,于1934年10月倉卒命令中共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八萬多人撤離根據地,進行長征。
1930年11月,蔣介石調集十萬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一次圍剿”§一方面軍在毛澤東指揮下采取誘敵深入的方針,以少數兵力阻擊、消耗、疲憊敵人。然后,集中優勢兵力攻擊敵軍,經過兩次戰斗,殲敵萬余人,俘敵師長張輝瓚。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圍剿”。
即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地方分權”的對稱。單一制國家的一種類型。地方政權在中央政權的嚴格控制下行使職權,由中央委派官員或由地方選出的官員代表中央管理地方行政事務。以法國為典型。
國民黨軍隊中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由蔣介石的親信所控制,在軍隊編制、武器裝備、軍餉待遇等方面均優于被稱為雜牌軍”的其他派系的部隊。在解放戰爭中,大部被人民解放軍殲滅,少部撤退至臺灣。
中國的美術高等學校。校址在北京。前身是創建于1918年的國立北京美術學校。校名曾數次變更,1949年由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改稱為國立美術學院,1950年改現名。設有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民間美術等系。
中國以民族學科為特色的綜合性民族大學。校址在北京。創建于1951年。設有漢語言文學、少數民族語文、民族學、歷史等系以及研究生部等。
全稱中國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武漢革命政府時期,國共兩黨合作創辦的培養農民運動骨干的學校。1927年3月創辦于武昌黌巷(今紅巷)13號。鄧演達、毛澤東等任農講所常務委員。學員來自全國各地,共八百余人。學習內容有農民問題、中國民族革命運動、社會進化史、中國政治經濟狀況、軍事等。曾組織學員參加平定夏斗寅叛變。不少學員在大革命失敗后,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起義。
1.指國民黨政府的中央銀行所發行的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