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壯大自己的聲勢。語出《左傳·桓公六年》"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以武臨之,彼則懼而協以謀我,故難間也。"
1.驅除寒氣。
1.亦作"駈合"。
2.驅使聚合。
1.亦作"駈戶"。
2.即驅口。
1.驅使會集。
1.駕馬驅馳。
2.使用;駕御。
3.猶奔騰。
1.見"驅剪"。
1.逼迫挾持。
1.亦作"駈口"。
2.宋元時代金軍﹑蒙古軍在戰爭中俘虜的漢族大戶。其地位類似農奴,少數成為貴族家庭的奴隸。
1.見"驅雷掣電"。
1.見"驅癘"。
1.亦作"驅厲"。
2.驅除疫病。
1.驅策良馬。
1.猶逼令。
1.亦作"驅虜"。
2.驅迫擄掠。
1.驅使率領。
1.驅趕搶劫。
1.策馬奔馳。
1.辛勤忙碌;努力加緊。
1.逐一勘查。
1.驅趕放牧。
1.謂驅趕進入。
1.謂驅趕禽獸,使進入圍獵圈并阻止其逃逸。
1.亦作"駈奴"。
2.奴隸。
1.祛除瘧疾。
1.舊時歲暮或立春日迎神賽會,驅逐疫鬼。始載《后漢書.禮儀志中》"季冬之月﹐星回歲終﹐陰陽以交﹐勞農大享臘。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其儀選中黃門子弟十歲以上﹐十二歲以下﹐百二十人為俥子。皆赤幘皂制﹐執大鼗。方相氏黃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眉。十二獸有衣毛角。中黃門行之﹐冗從仆射將之﹐以逐惡鬼于禁中。"
1.亦作"駈配"。
2.指主人給驅口指定配偶。
1.驅逼劫掠。
1.驅逐棄置。
1.驅使逼迫。
1.驅車侵襲。
2.驅迫侵擾。
1.亦作"駈駈"。
2.策馬奔馳。
3.奔走辛勞。
4.努力追求貌。
1.《歲華紀麗》卷三引漢應劭《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后以"驅鵲營橋"指七夕的傳說。
1.謂揮灑筆墨。
1.驅迫攪擾。
1.趕走,使散開。
2.消除;排除。
1.驅除清掃。
1.打死。
1.指神助秦始皇驅趕山石下海造橋的典故。
1.見"驅扇"。
1.亦作"驅煽"。
2.驅策煽動。
1.毆打致傷。
1.驅趕牲畜跋涉。
1.驅遣神靈。
1.指神助秦始皇驅石造橋的典故。典出《藝文類聚》卷七九引晉伏琛《三齊略記》"始皇作石橋﹐欲過海觀日出處﹐于時有神人﹐能驅石下海﹐城陽一山石﹐盡起立……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盡流血,石莫不悉赤。"
1.指造橋的神奇技藝。
1.舉世。
1.驅除暑氣。
1.舊時歲暮迎神賽會以驅逐鬼祟。
1.謂掀起波濤。
2.比喻氣勢磅礴。
1.驅逐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