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著;彰明功業昭彰|罪惡昭彰。
1.前妻之子或過繼之兒。
1.見"前車之鑒"。
1.指動物的前脛。
2.邁步時在前面的腳。
3.前后兩個相關的動作在時間上很接近時﹐常用以說前者。
1.指各處的街巷。
1.前一段。
1.以往的教訓。
1.上衣﹑袍子等前面的部分。
1.形容年幼時兄弟間關系密切。
1.唐代稱及第而尚未授官的進士。
1.帝王官吏儀仗中前行的旗幟。
2.借指前軍﹐前線。
1.位置在犬齒的后面﹑臼齒的前面的牙齒。人類的前臼齒上下頜各四個﹐齒冠的咀嚼面上有兩個或三個突起﹐適于磨碎食物。
1.以往的局面。
2.謂未來的局面﹑局勢。
1.前人留下的規范。
1.前陣。拒﹐方陣。
2.引申為前鋒。
1.先傲慢而后恭敬。語出《史記.蘇秦列傳》"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1.猶先覺。
1.先頭部隊。
1.馬嚼子。
1.前所列舉的條款。
1.指原先的軍區將帥。
1.到這里來;向這個方向來。
2.以前;上次。
1.先前的事例。
1.七律﹑五律詩的第三﹑第四兩句稱前聯。第五﹑第六兩句為后聯。
1.猶前賢。
1.猶預料。
1.先頭部隊。
2.行列的前面。
3.現亦比喻工作或事業中的帶頭的地位。
4.指前賢或祖先。
5.陳列于前;排在前面。
1.前人的功業。
2.祖先;前輩。
3.猶前賢。
1.猶前賢。
1.前次的命令。
2.前任縣令。
1.頭發的樣式之一。清末一般浮浪子弟除梳著油松大辮外﹐額上還留有一排一二寸長的短發﹐稱"前劉海"。
2.專指婦女兒童垂在前額的整齊的短發。
1.謂以前的名流。
1.古代帝王冕冠前沿垂懸的玉串。
2.指代帝王。
1.見"六識"。
1.指前人之作。
1.事前的謀慮。
2.對前方的憂慮。
1.在馬前護衛或引導。
1.猶言前行﹐前進。
1.前面的門;正門。
2.比喻正經的辦事途徑。
3.指北京的正陽門。
1.亦作"前門去虎,后門進狼"。
2.比喻一害剛去﹐又來一害。
1.見"前門拒虎﹐后門進狼"。
1.接近正面的空間;空間或位置靠前的部分。
2.次序靠前的部分;文章或講話中先于現在所敘述的部分。
1.語出《易·系辭上》"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高亨注"前﹐先導也。此句言圣人取此神物蓍草以占事﹐作人民用以占事之先導。"后以"前民"謂引導人民。
1.清代人對明代的稱呼。
1.繼室所生的子女對父親前妻的稱呼。
1.前妻的兒子。對后母而言。
1.大腦兩半球與間腦合起來稱前腦。
1.往時。
2.去年。
3.去年的前一年。
1.見"前文人"。
1.喻顧慮重重﹐畏縮不前。
1.猶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