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詭譎兇悍。
1.嗚咽。
1.謂探尋靈秀。
1.謂探索事物的奧秘。
1.錯綜復雜。
1.深奧幽隱。
1.潔凈貌。
1.有長柄的竹笠。
1.竹房。
1.一種皮薄﹑節長而竿高的竹子。
1.谷名。因谷中多產竹﹐故稱。
1.大竹筍。
1.名勝。在洋洲簀箉谷。
1.用兵。
1.猶服玩。服用和玩賞的物品。
1.愛好。
2.心愛之物。多指佩飾。
1.觀賞景物。
1.輕視敵寇。語本《左傳.僖公五年》"晉不可啟,寇不可玩。"
2.引申為助長寇勢。
1.玩賞;戲弄。
1.茍安歲月。語本《左傳.昭公元年》"主民,玩歲而愒日,其與幾何!"
1.貪圖安逸,荒廢歲月。
1.謂以輕蔑嬉戲的態度處世。
1.習慣于固守。
1.玩味研索。
1.仔細體味。
1.觀賞景物;玩賞物品。
1.賞月。
1.欣賞喜悅。
1.忽視災禍。
1.形容觀賞時間長久。
1.同"礋?"。
1.咬嚼。
2.謂毀傷。
1.咬嚙舌頭。表示不說話,或不敢說話。
1.上下齒不相值。比喻意見不合。
1.據《史記.張耳陳馀列傳》載漢高祖過趙,趙王敖事之甚恭,而高祖無禮。群下怒欲殺之。敖嚙其指出血,不肯殺高祖◇以"齚指"指表示至誠﹐誓不背叛。
1.咬嚼。
1.咬嚙舌頭。表示悔根已極。
2.不說話,或不敢說話。
1.咬舌閉口。形容閉口不言。
1.咬死。引申為置之死地。
1.睡著時磨牙作響。
1.咬出癰瘡的膿血。
1.狹窄。
1.方言。形容傾側搖晃,不穩定。
1.行走歪斜貌。
1.狹窄的小路。
1.傾斜的山崖。
1.狹窄的小路。
1.狹窄簡陋。
2.卑微。
3.指有才德而地位卑微的人。
4.指不為人所注重的社會下層或鄙陋之處。
1.以不正之道討好奉承。
1.斜著眼看。多表示畏懼﹑忌恨等情緒。
1.傾斜突起。
2.近體詩的起句形式。指首句第二字為仄聲。如五律首句為仄仄平平仄,七律首句為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