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追究并懲處。
1.戲曲﹑曲藝術語。也叫吐字。指演唱或念白中,準確地將字的聲母和韻母讀出,使近聽不刺耳,遠聽不含混。是戲曲﹑曲藝演員的基本技巧之一。
1.對別人說的話在措辭上挑毛病。
1.搬弄是非。
2.拗口。不順口。
3.煙嘴。
1.清皇宮內城大房東西廂之耳房。
1.深遠貌。
1.深陷的眼睛。
1.幽靜貌。
1.見"窅靄"。
1.亦作"窅藹"。
2.深遠貌;幽暗貌。
1.凹凸。
1.深遠貌。
1.幽暗。
1.幽谷。
1.精深的言論。
1.幽遠迷茫貌。
1.深邃昏暗。
1.深秘貌。
1.亦作"窅渺"。亦作"窅邈"。
2.深遠;精微。
1.見"窅眇"。
1.見"窅眇"。
1.幽暗貌。
2.遙遠處;遙空。
1.深奧精微。
1.南唐后主李煜的宮嬪。據傳為女子纏足的第一個人。
1.幽靜。
1.精深貌;深遠貌。
2.猶悵然。
3.岑寂貌。
4.幽暗貌。
1.深邃貌。
1.見"窅窕"。
1.亦作"窅竔"。
2.幽深貌;陰暗貌。
3.宛轉曲折貌。
4.猶窈窕。指美女。
1.凹凸﹐低下和高起。
1.見"窅窊"。
1.亦作"窅洼"。
2.凸凹﹐突出和低下。
1.隱晦貌;幽暗貌。
2.遙遠貌。
3.深邃貌。
4.象聲詞。
1.幽暗貌;深遠貌。
1.見"窅窅翳翳"。
1.猶遠映。
1.即桂花。
1.深遠;幽暗。
1.深邃幽暗。
1.形容步履舒緩﹐體態優美。
2.幽深曲折。
1.閩中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窈九"。
1.幽深而秀麗。
1.幽暗。
1.見"窈妙"。
1.見"窈妙"。
1.亦作"窈眇"。亦作"窈渺"。
2.精微;幽遠。
3.美好。
1.亦作"窈■"。
2.深遠渺茫貌。
3.陰暗貌。
4.遙空;極遠處。
1.幽靜。
1.形容體態柔美。
1.唐武則天時左司郎中喬知之婢。窈娘貌美﹐善歌◇為武承嗣所奪。喬知之憤痛成疾﹐作《綠珠篇》以諷。窈娘得詩﹐悲惋自殺。見唐孟棨《本事詩.情感》及《新唐書.外戚傳.武承嗣》◇借指美女。
1.柔軟細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