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喪禮,遇父母之喪,百日以內喪主和諸子睡草墊,枕土塊,故稱守喪為"在苫"。苫,草墊子。也稱"苫次"。見《儀禮.喪服》。
1.亦作"勑誡"。
2.告戒,訓戒。
1.見"勑戒"。
1.謂畫符念咒以制伏鬼神。
1.告戒勉勵。
1.皇帝頒示的詔令。
1.整飭己身。謂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
1.皇帝的使者。
1.皇帝慰諭公卿﹑誡約朝臣的文書。
1.宋代大臣或貴戚死亡,皇帝遣內侍監護葬事,稱"勑葬"。
1.刺鯁。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
1.昏忽﹑迷亂之病。借指政治黑暗﹐時世混亂。
1.瘟疫。
1.謂疫病疾苦。
1.疫病。
1.察訪報告。
1.一種測量標志。標架用幾米到幾十米高的木料或金屬等制成,架設在被觀測點上作為觀測,瞄準的目標。
1.暗中偵察。
1.猶覘視。
1.觀察國情。
2.謂窺伺帝位。
1.窺視;偵察。
1.暗中察看。
1.預測斷決。
1.暗中察看。
1.察看觀覽。
1.視察巡邏。
1.猶窺視。
1.窺視。
1.探子。
窺看覘視朝政|忽聞門外蟲鳴,驚起覘視,蟲宛然尚在。
1.窺察偵伺。
1.窺察探聽。
1.窺看遠望。
1.窺看偷聽。
1.窺視,觀望。
1.巡視。
1.猶覬覦。
1.暗中偵察。
1.暗中了解。
1.木長貌。
2.綿長貌。
1.女手纖美貌。
1.猶摻撾。
1.古代樂奏中的一種擊鼓。特指《漁陽摻撾》。
①混雜米面摻和在一起吃。②插手;參與我的事不用你摻和。
1.在真的東西里面混入假的東西。
1.長大眾多貌。
1.執袖。猶握別。
1.把沙子混合到其它東西里面。一度指在干部﹑知識分子隊伍中插入工農兵人員。
1.握手。
1.古代樂奏中的一種擊鼓。
1.混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