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后用"知我罪我"表示別人對自己的毀譽。
1.即尖頭木驢。
1.指物體細小銳利的前端。
2.指特出的人或物。
3.戲曲中指忽然高亢的唱腔。
1.刺人的寒風。
1.指毛筆字的起筆露鋒而呈棱角。
1.毛筆。
1.猶奸滑。
1.末端細小尖銳貌。
2.方言。猶狠狠。
尖酸刻薄語言~ㄧ他為人~。
1.指言辭尖刻鋒利。
1.猶言冷得刺骨。
①尖銳;銳利筆鋒~ㄧ他的眼光非常~,一眼就看出對方的畏怯。②同‘尖厲’。
1.指刁鉆﹑尖刻的人。
1.見"尖頭奴"。
①螃蟹腹下面的甲是尖形的(雄蟹的特征,區別于‘團臍’)。②指雄蟹。
1.形容尖而巧。
1.尖新奇巧。
2.纖巧。
3.鋒利乖巧;敏銳靈巧。
1.猶刻薄。
2.尖細輕佻。
1.尖而陡。
2.猶尖厲。
1.尖而鋒利。
2.形容物之挺拔峻峭者。
3.形容聲音的尖厲。
4.敏銳;靈敏而深刻。
5.謂十分明確﹐毫不含糊﹐不留情。 6.緊張﹑激烈。
1.纖巧無力。
1.亦作"尖松松"。
2.形容纖細。
1.逍遙;游蕩。
1.見"尖生生"。
說話帶刺,使人難受~刻薄ㄧ氣量狹小,口角~。
1.北魏古弼以聰敏正直為太宗所嘉﹐賜名曰筆﹐取其直而有用﹐后改名弼。弼頭尖﹐世祖常名之曰筆頭。一日詔以肥馬給騎人﹐弼命給弱者。世祖大怒曰"尖頭奴﹐敢裁量朕也!朕還臺﹐先斬此奴!"見《魏書.古弼傳》◇遂以"尖頭奴"為毛筆的代稱。
1.細小;窄小。
2.尖新纖巧。
1.猶新穎;新奇。
2.形容幼葉初萌。
1.謂言語尖刻。
見〖尖團音〗。
1.猶新穎;新奇。
1.旅途中可以暫時休息或進飲食之處。與"正站"對言。
形容說話尖酸刻薄。
1.野鴨的一種。
1.語出《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言至堅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謂君子雖在濁亂而不能污◇因以"堅白"形容志節堅貞,不可動搖。
2.戰國時名家學說的一個命題。
1.指戰國時名家公孫龍的"離堅白"和惠施的"合同異"之說。對"堅白石"這一命題,公孫龍認為"堅"﹑"白"是脫離"石"而獨立存在的實體,從而夸大了事物之間的差別性而抹殺了其統一性;惠施看到事物間的差異和區別,但以"合同異"的同一,否定了差別的客觀存在。兩者都只強調事物的一個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
作戰時采用的一種對付入侵之敵的策略,堅守據點,轉移周圍的人口、牲畜、財物、糧食,毀掉戰地附近的房屋、樹木等,使敵人既攻不下據點,也搶不到東西。
1.《易.坤》"初六,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王弼注"始于履霜,至于堅冰,所謂至柔而動也。剛陰之為道,本于卑弱而后積著者也。"后多以喻積過成禍,困難重重。
1.猶堅持。
1.蚯蚓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蚯蚓》。
1.堅定的節操。
1.猶至誠。
1.堅固的城池。
堅決保持、維護或進行~原則ㄧ~己見ㄧ~不懈 ㄧ~工作。
1.厚顏利口。
1.謂安定,牢固附著。
1.猶堅硬。
2.猶堅強。
結合緊密,不容易破壞;牢固;結實陣地~ㄧ~耐用。
1.即舍利子。佛和高僧的遺骨。
1.壯健。
2.強悍。
3.堅硬。
1.堅硬滑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