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以典籍為伴,勤于讀書學習。
1.沒有區別;一樣。
2.謂身首尚未分離。指自殺未死。
3.未絕。
1.不植樹。
1.數不清;無數。
1.不衰退;不減弱。
2.不止。
1.無雙,獨一無二。
1.沒有一點差錯。
1.不痛快。
1.不順理。
2.不順從;不歸順;叛逆。
3.不稱心。
1.看不慣,看了心里不舒服。
1.同"不瞬"。
1.不眨眼。
1.形容事物無生氣的狀態。
1.傳說中能使死者復活的仙草。
2.麥門冬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部.麥門冬》。
1.舊時藏族地區的一種高利貸形式,以牛為本貸放給農奴,牛死后仍須付利,故稱"不死牛"。
1.神話傳說中的一種樹,人食之可得長生。
1.指仙境。
1.傳說中的不死之國。
2.指仙境。
1.傳說中一種能使人長生不死的藥。
1.不祭祖先。
2.無人奉祀,比喻亡國或絕后。
1.《論語.鄉黨》"君命召,不俟駕行矣。"謂國君召喚,孔子不等車輛駕好馬,立即先步行◇以"不俟駕"指急于應召。
1.謂不足以繼承前人之位。
2.設有子嗣。
1.語音學上指發輔音時沒有顯著的氣流出來。
1.不庸俗;高雅。
1.謂未受邀請而突然來臨。
沒有約請而自到的客人門外來了個不速之客,看情形有點來者不善。
溯及既往”的對稱。法律只適用于它施行后所發生的事項,而不適用于它施行前所發生的事項的原則。
1.無數。
2.不了結,不罷休。
3.算不上,稱不上。
1.不能生長。
2.不順利。
3.不成功。
1.不需要;不必。
2.不應該。
1.《詩.墉風.柏舟》"之死矢靡它。"謂其人雖死,己終不改嫁◇因以"不他"指不適他人或不改嫁。
1.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見"不孥"。
1.無可懷疑。
1.不疑。
2.不諂媚。
1.沒有變更;沒有差錯。
1.不僅;不但。
1.氣盛貌。
1.不遵守禮制。
2.不合體式。
1.不恭順。
1.不為天所護佑。
1.不辱;不愧。
1.同"不佻"。
2.不茍且輕薄。恌,同"佻"。
1.不妖艷。
2.不挑剔。
1.古代帝王的宗廟分家廟和遠祖廟,遠祖廟稱祧。家廟中的神主,除始祖外,凡輩分遠的要依次遷入祧廟中合祭;永不遷移的叫做"不祧"。
1.見"不祧之祖"。
1.大蟬。不,通"丕"。
1.不輕佻放肆。
1.不細微。
2.猶言無間,沒有空隙。
1.不聽使喚。
1.不朝于王庭者;不朝于王庭。
2.無道;叛逆。
3.不出門庭。《莊子.山木》"莊周反入,三月不庭。"一說,庭當讀為"逞"。不逞,不快。見清王念孫《讀書雜志.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