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鉆空子。
舊稱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自然科學中關于物質運動的最重要的普遍定律之一。能量既不能創生,也不會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同細胞學說、進化論一起被稱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
1.能干的名聲。
1.猶言怎么樣。
1.見"能耐"。
1.逗引嬰兒在極短時間內能夠站立得住。
1.猶精品。多指書畫﹑詩詞等藝術作品。
1.能用手指掐算。猶言有未卜先知的本領。
1.能彎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時能忍耐﹐在得志時能施展其抱負。沒有志氣的人在惡勢力面前屈服﹐亦常以此語解嘲。語本《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信﹐同"伸"。
1.謂善于組織人力和物力。
1.奸邪逞能之臣。
2.能干的人;在某方面才能出眾的人。
3.太平天國稱太平軍的傷病員為"能人"。
1.梵語的意譯。即釋迦牟尼。
1.謂干部不計較職位高低﹐不論處于領導崗位或在基層從事實際工作﹐都能踏踏實實地干。實行能上能下﹐是對干部職務終身制的一項重要改革。
1.見"能屈能伸"。
1.能干的聲譽。
1.元始;根源。
1.亦作"能仕"。有才能之士。
2.太平天國郡試武士子首二名稱"能士"。
1.見"能士"。
指所擅長之事唐人數百家,各有能事|極盡造謠污蔑之能事。
1.善于抄寫;擅長書法。
1.善用治術。
2.善于天文歷術。
1.形容人善于辭令﹐很會說話。
1.佛教語。"能"與"所"相對﹐猶言主客觀。
1.語出《左傳.隱公四年》"老夫耄矣﹐無能為也。"后用作能有所為或有所作為之意。
2.本領;能耐。
1.善于屬文。
1.猶言文武雙全。
2.指既有文化﹐又會勞動。
1.反問語。猶能不。
1.有才能而又有道德者。
1.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1.善于執法用刑。
1.這樣。
1.謂能說會道﹐善于辭令。
1.長于辯論;有獨到的見解。
2.議論而有見解者。
1.指好為議論者。
1.見"能言快語"。
1.能說會道﹐言詞敏捷爽利。
1.即鸚鵡。或以為即秦吉了。
1.會說話﹐有辯才。
1.唐陸龜蒙故事。比喻文人囊中雖無所有﹐但其才智足以驚人。
1.猶這樣﹐如許。
1.善于因勢成事。
1.反問語。古時多見于詩詞。
1.喻指心腸狠毒的人。
1.能干的官吏。
1.語本《莊子.列御寇》"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莊子主張無為﹐意在棄智絕巧;后人言"能者多勞"﹐則多作為對多能者的稱譽之詞。
1.謂久經沙場﹐善于作戰。
1.善政。
1.猶耐著。
1.能干父蠱之子。
1.語氣詞‖糊其辭的應答。
1.語氣詞。表示不在意的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