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心一意。
1.阿拉伯語y?qūt音譯。寶石名。有紅﹑青﹑黃﹑白等色。見明陶宗儀《輟耕錄·回回石頭》。
1.古時女真族對男奴的稱呼。
又稱寒溫帶針葉林氣候”。分布在北緯50°~65°之間的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冬季漫長嚴寒,月平均氣溫在0°c以下;夏季短促溫暖,月平均氣溫在10°c以上。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由于蒸發弱,相對濕度較高。
1.謂追蹤前人而幾可比擬。
1.謂肩壓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擁擠。
1.次將,副將。
1.比賽時評出的第二名。多用于游藝﹑體育競賽。
油畫。法國普桑作于1638-1639年。亞卡第亞是希臘傳說中的幸福之地。畫面表現三個身著古典裝束的牧人正在辨認一座墓碑上的銘文我曾住在亞卡第亞。”而另一個身穿古典服裝的婦女則沉靜地站在一旁。作品構圖平穩,富有悲劇性的金色色調,柔和而燦爛。
1.古代泛指科舉考試第二名。
蘇聯故事片。莫斯科電影制片廠1938年攝制。愛森斯坦、特·瓦西里耶夫導演,契爾卡索夫主演。13世紀時,在韃靼蒙古占領下的俄國,又遭德意志條頓騎士團入侵。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公親率部隊,在楚德湖上擊潰入侵的條頓騎士團。
1.諸大夫。
2.上大夫的別稱。
3.指兄弟及眾子弟。語出《詩.周頌.載芟》"侯主侯伯,侯亞侯旅。"毛傳"亞,仲叔也;旅,子弟也。"
世界最大的平原。在南美洲北部。面積約560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大部分海拔在150米以下。屬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雨林密布,動植物種類繁多。石油、錫等礦藏豐富。
西亞內陸國。在外高加索地區。面積298萬平方千米。人口3763萬(1996年)。首都埃里溫。境內多山。經濟以工業為主。機械制造業為最重要部門。盛產葡萄和葡萄酒。
亞洲西部的火山熔巖高原。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多山,海拔多在3000~4000米之間。氣候干旱。有銅、鉬等礦藏。
1.希伯來語āmēn的譯音。或譯為"亞孟"﹑"阿們"。意為"真誠"。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祈禱結束時的常用語,表示"心愿如此"。
1.見"亞門"。
1.即阿奴,古時對女孩子的稱呼。
也叫歐亞大陸”。因大陸上分成亞、歐兩個大洲,故名。在北半球西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總面積5071萬平方千米,是全球六塊大陸中最大的大陸。
1.見"亞字牌"。
1.太平天國領導人把亞當﹑盤古合起來,杜撰出亞盤之名,稱為人類的始祖。
1.同一流人物。
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在地中海中部。為意大利國土主要部分,故也稱意大利半島”。面積251萬平方千米。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岸曲折,多良港。
1.即阿婆。對老年婦人的尊稱。
1.周制,卿分上﹑中﹑下三級,次者為中卿,又稱亞卿。
2.唐以后太常寺等官署少卿的別稱。
1.從氣候上劃分的地理區域,是熱帶和溫帶的過渡地帶。
又稱副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緯度30°左右的亞熱帶大陸東岸。夏熱冬溫,季節明顯,最熱月平均氣溫一般在22°c以上,最冷月氣溫在0~15°c之間。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以上。主要出現在中國東部秦嶺至淮河以南地區,以及日本群島、朝鮮半島南部。
1.類似,好似。
平飛最大速度小于08倍聲速的飛機。聲速,也稱音速”,在0°c時,空氣中聲速為33136米/秒。
1.謂道德才智僅次于圣人。
2.指道德才智僅次于圣人的人。
3.指某一技藝僅次于前代圣手的人。
4.特指孟子。元文宗時,封孟軻為鄒國亞圣公;明世宗時,去其封號,只稱亞圣。
1.副帥。
1.類似,好像。
巴拉圭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60萬(1995年)。全國最大的農牧產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商業繁榮。有紡織、制糖、榨油等工業。全國最大河港。有鐵路通往巴西和阿根廷。市內多公園,建筑多具西班牙風格。
北大西洋中東部的火山群島。為葡萄牙海外領地。陸地面積2344平方千米。各島地勢崎嶇,多火口湖、熱泉和地震。為西歐、南美、西非間重要海運站和國際航空中繼站。冬季游覽、療養地。
1.冬至。
1.指職位僅次于宰相的官。古稱宰相為臺輔。因以謂僅次于其位者為亞臺。
2.唐代御史大夫的別稱。
1.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現多指亞洲東部﹑東南部及太平洋西南部,包括中國﹑日本﹑朝鮮﹑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在內的廣大地區。美國也參加了亞太地區的一些國際性組織和會議。
英文首字母縮寫詞音譯亞佩克”(apec)。1989年11月成立。宗旨是促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經濟的發展,減少區域內貿易壁壘,加強開放性的多邊貿易體制。成員有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西蘭、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文萊、中國、墨西哥、智利、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以及中國的臺灣、香港地區。秘書處設在新加坡。
1.見"亞駝"。
1.亦作"亞駝"。
2.神名。宋代出現《詛楚文》刻石三起,其文皆為秦王告求大神制克楚兵。唯大神名稱,三刻石各異,其一為亞駝。亞駞,即《禮記.祀器》中所言惡池(今之滹沱河),蓋以水名為神名。
也稱副文化”。與主文化”相對。指社會中不同的人群所持有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以及認同心理等。它有許多不同的形態,如地方性亞文化、年齡性亞文化、職業性亞文化等。年齡性亞文化又可分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等。
1.一種名貴的香料。
1.柯爾克孜語。萬歲。
1.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第二次獻酒稱"亞獻"。
1.指官位次于丞相的大臣。
2.指繼先人而居相位的人。
3.御史大夫的別稱。秦漢時,御史大夫為丞相之副,丞相缺人,常以之遞升,故唐以后有此別稱。
化學式hno2。無色溶液。無游離態,只存在于溶液中。加熱分解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由無機強酸和亞硝酸鹽反應制取。多用于有機合成工業。
1.指古青銅器上的"亞"字形飾紋。
1.形容中間細兩頭粗的樣子。
1.少尹的別稱。
1.謂名列第二。
2.明清時報子對鄉試第一名解元以下舉人的恭維稱呼。
1.即半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