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眾支"。
1.即丹書。
1.赤誠的心。
1.赤誠的心。
1.紅色的帷幕。
1.猶圣聰,圣聽。臣下稱頌帝后英明之詞。
1.染紅地面。
2.古代帝王宮殿中涂飾著紅色的地面,因用以指朝廷。
1.帝王所居的宮殿。
1.指丹頂鶴朱紅色的頭頂。
鳥綱,鶴科。世界珍禽。體羽大多白色,頭頂皮膚裸露,呈朱紅色,故名。喙、頸、腿均長。飛羽黑色,長而彎曲,覆于短尾上。鳴聲高亢宏亮,常涉足沼澤和蘆葦灘。春季在中國黑龍江省一帶繁殖。壽命長達50-60年,故又稱仙鶴”。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煉丹用的鼎。
在遼寧省東部、沈丹鐵路終點,經鴨綠江大橋和朝鮮新義州鐵路相連。1937年設安東市,1965年改丹東市。人口68.1萬(1995年)。是中朝邊境的重要城市,鴨綠江流域的物資集散地。以產柞蠶絲綢著名。名勝古跡有九連城、錦江山公園、五龍背溫泉等。
1.紅色的巖洞。亦指仙道的洞府。
1.涂紅刷白,泛指油漆粉刷。堊,一種白色土。
2.粉刷的墻壁。
3.猶修飾。
1.丹鉛與墳典。指著述。
1.頭和翅膀上的羽毛為紅色的鳳鳥。
2.喻下達詔書的使者。亦指詔書。
3.指丹鳳城或丹鳳闕﹑丹鳳門﹑丹鳳樓。亦借稱帝都﹑朝廷。
4.喻杰出者。
1.帝闕;京城。
1.繡有丹鳳的鞋。亦指仙鞋。
1.眼角上翹的一種眼型。因似丹鳳之眼,故稱。
1.指紅色的花托。
1.帝王的符信。
1.赤色的蔽膝。古時諸侯之服。
1.冒著炎熱。
1.亦作"沖陽"。
2.中醫針灸穴位名。屬足陽明胃經,位于足背最高點。
1.犯夜。違禁夜行。
1.亦作"沖夷"。
2.沖和平易。
1.猶調養。
1.亦作"沖挹"。
2.謙抑,謙退。
1.亦作"沖逸"。
2.淡泊超俗。
1.潰決泛濫。
1.精深玄妙之言。
1.謂高深奧秘。
1.亦作"沖盈"。
2.充盈。
1.語本《老子》"道沖,而用之久不盈。"后以"沖用"指謙和;中和。
1.亦作"沖幼"。
2.年幼。
1.宮觀名。在福建省武夷山。始建于唐天寶年間。歷代數易其名,宋稱"沖佑觀"。為道教活動中心之一。宋代退職官員常主管觀事,以領入俸。朱熹﹑陸游﹑辛棄疾等都先后主管過沖佑觀。
1.冒雨。
1.謂積氣于中,沖口發聲。形容嘯聲撮口而出。
1.晉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茂德淵沖,天姿玉裕。"本謂道德深厚,姿容溫潤◇以"沖裕"稱頌人君的美好儀容。
1.恬淡閑適。
1.亦作"沖遠"。
2.沖和高遠。
1.淡泊儉約。
1.童年。
1.亦作"沖帳"。
2.應收應付的帳目或款項互相抵銷。
1.亦作"沖真"。
2.淡泊純凈的本性。
3.指淡泊純凈。
1.中和雅正。
1.猶圣旨。
1.見"沖州撞府"。
1.指在江湖上到處漂蕩,行止無定。
1.年幼的君主。
1.指水流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