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使;嗾使。
1.丁賦及徭役。
2.應作的頭等大事。
1.總算。
1.猶壽命。
研究自然數(shù)(正整數(shù))、分數(shù)、小數(shù)的簡單性質,及其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運算法則的一門學科。是數(shù)學中最基礎的部分。由算術進一步發(fā)展起來的是代數(shù)學和數(shù)論。中國古代將數(shù)學和數(shù)學書也統(tǒng)稱為算術。
正數(shù)的正的方根,記作na。任何一個負數(shù)的奇次方根都可化成與一個相應的算術根相反的數(shù)。零的算術根規(guī)定為零。根據(jù)算術根的定義,任何實數(shù)a的平方的算術平方根a2=|a|=a,當a>0時;0,當a=0時;-a,當a<0時。
又稱自然數(shù)唯一分解定理”。任一大于1的自然數(shù)都可分解成若干質因數(shù)的連乘積,如果不計各質因數(shù)的順序,這種分解是唯一的。如825=3·52·11。
又稱等差級數(shù)”。形如a+(a+d)+…+(a+nd)+…的級數(shù)。其中d稱為公差。
簡稱算術平均”。n個實數(shù)a1,a2,…,a璶的和除以個數(shù)n所得的商,記作a=a1+a2+…+a璶n。在統(tǒng)計中,常用來表示某種現(xiàn)象的一般水平。
①有效;承擔責任或后果我說話是算數(shù)的,你們盡管放心。②表示把事情做到底你一定要把她送到家才算數(shù)。
1.謂謀劃周密﹐從不失誤。
1.見"算間"。
1.猶貪小。
1.數(shù)學。
2.算術。
1.謂折算銀兩。
1.算定﹐料定。
1.猶選擇。
1.計算帳目。
2.吃虧或失敗后和人爭執(zhí)較量﹐有報復之意。
1.竹制的籌。
2.即算盤。
1.把許多賬目積聚在一起來計算。比喻把事情的是非得失集中在一起加以總結或對各種錯誤事后進行總清算。
1.猶當作。
1.綏綏。緩行貌。
1.猶縱令。
1.雖然。
1.唯恐。雖﹐通"唯"。
1.獸名。神話中的獨角馬。
1.即使如此。
2.猶即使。
1.猶縱然。
1.雖然。
1.猶雖然。
1.雖然。
1.形象丑惡。
1.笑貌。
1.咬食;吞吃。
1.笑貌;譏笑貌。
1.小雨。
1.茂盛貌。
1.見"葰茂"。
1.雪霜貌。
1.乖離不正貌。喻禍亂。
1.謂張目則事物紛雜,開口則語言繁復。
1.仰視貌。
1.目開合貌。
1.渾樸貌。
2.睜眼仰視貌。
3.亦作"睢于"。喜悅貌。
1.歌曲名。
1.見"睢盱"。
1.見"睢苑"。
1.漢梁孝王劉武所造園林。在睢陽(今河南商丘東),故稱◇亦借指名園。
1.璀璨。色彩鮮明﹑光彩奪目貌。
1.安定。
1.安定邊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