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咬住自己的舌頭。因悔恨、害怕而不敢說話訴者覆得罪,由是咋舌不敢言。也形容因驚訝而說不出話來的樣子令人咋舌|聞?wù)哒ι唷?/p>
1.鹽堿地。
1.鹽場盛鹵水的木桶。
用加有調(diào)味品的濃汁燒煮而成的食物。如鹵雞、鹵肉等。
1.鹽堿地。
1.食品名。把蝦磨成糊狀,加鹽制成。亦指用鹵汁煮制的蝦。
1.鹵蝦的清汁。
1.即鹵鹽。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母.鹵咸》。參見"鹵鹽"。
1.指含鹽堿的土壤。
1.熬煮鹵水冒出的煙。
1.用咸土熬制而成的鹽。
1.熬制鹽的灶具。
1.鹽鹵。
1.土壤中所含的堿質(zhì)。
1.粗笨,不精巧。鹵,通"魯"。
1.濃厚的羹汁。
1.即鹵素。參見"鹵素"。
1.指敵寇或叛亂者的侵?jǐn)_。
1.掠奪。
1.古時賤視北人的稱呼。
1.古時蜀人對北人仕蜀者的貶稱。
抓獲虜獲七百余人。
1.舊稱北方民族所釀的酒。
1.搶劫﹐掠奪。
1.虜掠。
1.謂當(dāng)作奴隸役使之。
2.封建王朝對少數(shù)民族或敵寇所遣使者的蔑稱。
1.亦作"虜庭"。
2.古時對少數(shù)民族所建政權(quán)的貶稱。
1.見"虜廷"。
1.奴隸;奴仆。
2.謂奴役。
1.古蜀人對中原人的貶稱。
1.搶奪。
1.收拾。
1.俘獲。
1.俘獲劫持。
1.俘虜人口和搶劫財物。
1.擄掠搶奪。
1.白吃人家東西﹐吃白食。
1.亦作"魯般"。
2.我國古代杰出的建筑工匠。傳為春秋時魯國人﹐姓公輸,名班(般),技藝超絕,多有發(fā)明,后世被尊為建筑工匠的祖師。
1.亦作"魯般尺"。
2.木工所用的曲尺。
1.見"魯班"。
1.見"魯班尺"。
1.指魯國。周朝所封的諸侯國◇用以指魯?shù)亍?/p>
1.亦作"魯夯"。
2.粗魯笨拙。
1.《序》"至魯共王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jīng)》,皆科斗文字。"后以"魯壁"指孔子故宅藏有古文經(jīng)傳的墻壁。
2.指蝌蚪文書法。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長篇小說。英國笛福作于1719年。英國商人魯濱孫因所乘船只失事,獨自漂流到南美洲附近的荒島。他依靠勞動頑強地生活,后解救了一個將要被殺的土人,并把他收為奴隸。最后,幫助一個艦長制服叛變的水手,搭乘艦長的船回國,結(jié)束了二十八年的島上生活。
1.謂酒薄。
1.指《春秋》。
1.曲阜的別稱。曲阜曾為魯國都城,故名。
1.魯國境內(nèi)的道路。
2.魯國的治國之道。
1.見"魯靈光殿"。
漢代魯恭王所建靈光殿屢經(jīng)戰(zhàn)亂而獨存,后因以指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魯?shù)铎`光白石翁。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