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騎馬疾走;馳逐。
2.良馬,善走的馬。
3.指馳馬稟報軍情或傳遞文書之人。
4.比喻時間短暫。
5.比喻匆促;快速。 6.見"走馬燈"。
1.謂謹守。
1.官署。
1.窘迫拘束。
1.局促,不舒展。
1.指官衙之主事者。
1.徘徊不前。
1.局縮,蜷縮。
1.猶狹隘委瑣。
1.猶狹小。
2.畏縮。
3.退縮;蜷縮。
1.猶猥瑣。
1.陳規,俗套。
1.偏舉一足。
1.格局體制。
1.惶懼不安貌。
1.窘迫無路。
1.《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陸德明釋文"局本又作局。"后即以"局天蹐地"形容惶懼不安貌。
2.指窘迫無路貌。
1.悲痛訴說貌。語本《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
1.跳躍奔竄。
1.棋盤。
1.指井底之蛙。因局促于井底,故名。
指與某事無關的人~不得而知。
1.官署的事務。
1.指宴席。
1.弈棋之類的游戲。
1.戒懼畏縮貌。
1.舊時公署的衛兵。
1.猶局限,拘泥。
1.局限,限制。
1.局促,不安貌。
1.猶器度。
1.亦作"局窄"。
2.狹窄;困窘。
1.謂設圈套騙人。
1.見"局笮"。
1.謂器度穩重。
1.謂有氣度而純正。
1.謂周到縝密。
1.局限停滯。
2.呆板。
1.局內人。
1.徘徊不前。
1.指賭局的主持人。
①舊時指警察局,現指公安局。②指鏢局、拳局等。③圈套(多見于早期白話)。
1.蜷曲其足。
2.躥足;舉足。喻時間短暫。
1.古渡名。在四川省昭化縣境內白水江與嘉陵江合流處。唐杜甫有《桔柏渡》詩。
1.見"桔槔"。
井上汲水的一種工具,在井旁樹上或架子上掛一杠桿,一端系水桶,一端墜大石塊,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
1.《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與魏王博,而北境傳舉烽。"裴髎集解引文穎曰"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槔,桔槔頭兜零,以薪置其中,謂之烽。常低之,有寇即火然舉之以相告。"后因稱烽火臺為"桔槔烽"。
1.高峻幽深貌。
1.春秋鄭遠郊城門名。
1.見"菊部頭"。
日本作家。京都大學畢業。曾創辦《文藝春秋》雜志。1937年被選為藝術院會員。1942年任日本文學報國會創立總會議長和大東亞文學者大會議長,積極參與侵略戰爭活動。著有長篇小說《忠直卿的行狀》、《珍珠夫人》和劇本《父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