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真金不怕火煉"。
1.傻氣。
1.查究追問或調(diào)查詢問。
1.經(jīng)過調(diào)查或?qū)彶椋瑳]有確實的根據(jù)或證據(jù)。常同"事出有因"連用。
1.閭巷名。
1.舊時公文用語。查清注銷。
1.上級到學校視察教學工作。
1.查問;調(diào)查。
1.審查訊問。
1.錯出不齊貌。
1.檢查驗看。
1.怪誕或不拘禮度的話。
1.檢查察看。
2.抽閱書刊﹑文件等有關部分。
1.檢查丈量。
對企業(yè)、事業(yè)、機關、團體等單位的帳目進行檢查的活動。有按特定目的和要求對部分帳目進行的檢查;也有對某一定時期的帳目進行全面的檢查。有時也用作審計工作的同義語。
1.核查。
2.舊時公文用語。要對方注意文件內(nèi)容,或按照文件內(nèi)容(辦事)。
1.檢查災情,賑濟災民。
2.檢查賑濟災區(qū)災民的工作情況。
1.調(diào)查證明。
1.審查追究。
1.即樝子。
1.謂不清不白的事。
1.服藥。
1.猶利誘。
1.以藥餌治病。
魚餌。
1.干木耳。
1.古代文官上朝﹐簪筆于冠側(cè)﹐以備書錄奏事之用。
1.植物名。
1.古代史官﹑諫官上朝,常插筆冠側(cè),以便記錄,謂之"珥筆"。
2.指訴訟。
1.謂綴以珠玉之耳飾。
1.插戴貂尾『代侍中﹑中常侍于冠上插貂尾為飾◇借指皇帝之近臣。
2.指貴官顯宦。
1.謂冠上插戴鹖尾。鹖,雉類。古代天子之近衛(wèi)武臣,在冠左右插雉尾,以示勇武。
1.耳環(huán)。
1.吐絲。
1.猶珥筆。彤,赤管筆。
1.困憊。
1.猶委靡。
1.疲憊貌;虛弱貌。
2.萎靡不振貌。
1.柔弱;羸弱。
〈書〉指十六歲年方~。
1.指北魏拓拔氏與賀拔氏。亦借指北魏皇族。
〈方〉①對某項工作知識不足,技術不高。②稱某項工作知識不足,技術不高的人。
1.即獨輪車。
2.猶副手。亦指居第二位者。
汞溴紅的通稱。也叫二百二十。
①譏稱有些傻氣,做事莽撞的人。②〈方〉半瓶醋。
1.指唐包何與包佶。
2.指清包捷與包振。
1.指后漢鮑永﹑鮑恢。
1.指大便﹑小便。
1.指七音的變宮﹑變征。
1.謂賢主﹑嘉賓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同時具備。語本唐王勃《滕王閣詩序》"四美具,二難并。"
1.亦作"二不隆冬"。
2.方言。傻里傻氣。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