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戰斗規律,指導戰斗實踐的學科。是軍事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屬于戰略學和戰役學,同時對戰略學和戰役學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主要研究戰斗的性質、規律、類型、內容、特點、原則和戰斗的計劃、組織、實施的方法等。
1.理解;領會。
1.猶解恨。
1.解除穢惡。亦指除去穢氣。
1.解除婚約;離婚。
1.猶解詁。
1.解除禍難。
1.解除疑惑。
1.解送接濟。
①甲鎧甲。脫去衣甲。指停止戰爭或結束軍隊生活解甲休士|解甲歸田。②指放下武器,投降解甲倒戈|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1.謂敵方戰士歸順,轉向攻擊。
1.卸掉盔甲,放下武器。謂不再戰斗。
1.見"解甲休士"。
1.卸下盔甲讓士兵休息。謂不再戰斗。
1.停車駐馬。
2.去世的婉詞。
1.《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后以"解劍"為不違心諾之典。
2.指卸官。
1.謂息爭釋怨『許荊兄子世嘗殺人,仇者將殺世,荊乃跪拜仇者曰"兄早沒,只一子,愿殺身代之。"仇者曰"許掾郡中稱賢,何敢相侵!"因解劍去。事見《漢書.許荊傳》。
1.推薦選送。
1.鋸木工。
1.漢代百官交拜之禮。官員調任對拜而去,稱"解交"。
1.脫角。
2.指包圍已解除的一角。
3.指太歲離開角星不在東方,春令已過。
4.解散丫角。丫角,丫結。兒童發式。借指青少年。
1.解開結扣。
2.消除郁結;解開疙瘩。
3.謂潰散。
4.釋冤;解怨。
1.古代骨制的解結用具,形如錐。
1.戟多貌。
1.除去頭巾。謂出任官職。
解除禁令。
1.解釋經義。
1.方言。講究。指值得推敲或研究。
1.罷飲。
2.醒酒。
使脫離危險或困難~危難ㄧ~受災的同胞。
1.猶瓦解。
1.解開,鋸斷。
2.鋸解樹木的工具。
1.懈怠厭倦。
①處理問題使有結果~困難ㄧ~問題ㄧ~矛盾。②消滅(壞人)殘余匪徒全給~了。
1.撤兵。
1.謂要旨清楚,條理分明。
1.解悟萬法皆空的人。指高僧。
1.猶言解救急難。
1.解開系結。
2.比喻解決問題。
1.當鋪。
2.解繳國庫。
1.解送的款項。
1.猶解乏。
2.解除困難。
1.解除疲勞。
1.分離;拆散。
2.藥草名。即防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防己》。
1.押運官家貨物或人犯的差官。
1.《戰國策.齊策六》"秦始皇嘗使使者遺君王后玉連環,曰'齊多智,而解此環不?'君王后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以解矣!'"后以"解連環"比喻解決難題。
2.詞牌名。又名《望梅》﹑《杏梁燕》。雙調一百零六字,仄韻。
1.曉悟。
1.分解開裂。
1.比喻解決糾紛﹑困難。
1.見"解鈴還須系鈴人"。
1.宋惠洪《林間集》卷下載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為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眾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眾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眾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事亦見明瞿汝稷《指月錄》卷二三◇因以"解鈴須用系鈴人"﹑"解鈴還須系鈴人"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須由誰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