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憑借順乎天命的力量。多謂依靠朝廷。
1.方言。一種面制點心。
1.方言。地方性甲狀腺腫。因食物缺碘引起﹐患者脖子前部腫大。
1.稱老年男子。
2.宋時稱飲食行業的年輕伙計。
3.父親的長兄。
1.稱呼丈夫的嫂子。
1.稱呼丈夫的哥哥。
1.稱丈夫的哥哥。
1.古白布冠。
2.粗絲織成的厚帛。
3.指古代行聘問之禮時使者所用的旃。即純赤色曲柄旗。
1.掌管卜筮的官員。
1.即大不敬。宋避太祖趙匡胤祖父(趙敬)諱改。
1.至多也不過。
1.封建時代重罪之一。謂不敬皇帝。
1.了不得。表示情況嚴重。
2.至多也不過。表示最大限度。
1.公認的不是或過錯。
1.古指麻制粗布。
2.指寬幅的棉制土布。
3.古代貨幣名。王莽所鑄的十布之一。
步子大,走得快大步流星,跨進校門。
1.謂為數眾多。
2.指整體中的大部分。
3.謂卷帙浩繁的書籍。
4.謂卷帙浩繁。
1.卷帙浩繁。
2.指篇幅大的書。
1.大城市;大市鎮。
1.堪當重任之才;學識很高的人。
1.同"大才盤盤"。
1.謂有大才干。
1.出眾的才能。
2.指才能出眾的人。
可以派大用場的材料作小用場,多比喻人事安排使用不當而致屈才安排工作要量才錄用,防止大材小用。
1.古代天子祭日所穿的禮服。
2.猶言運道好。
1.酒席中后上的大碗的菜﹐如全雞﹑全鴨﹑肘子等。
2.泛指酒席。
3.舊稱西餐。
1.大龜。
1.參政的別稱。
1.飽餐。
2.舊時指西餐。
1.即大餐間。
1.廣東地區稱一化性蠶。
1.設在京城的國家糧庫。
1.指大藏經。
佛教經典的總稱。內容分經(釋迦牟尼在世時的說教和后來增入的少數佛教徒的說教)、律(釋迦牟尼為信徒制定的必須遵守的儀規)、論(關于佛教教理的闡述或解釋)三藏,包括印度、中國等國的佛教著述在內。有漢、藏、蒙、滿、西夏、日和巴利文等多種文本。
1.高尚的操守。
2.猶大志。
3.指舉行規模較大的操演。
1.宋代轉運使的俗稱。
1.見"大?"。
1.重大的謀略﹑決策。
2.特指立太子﹑定帝位。
一譯格蘭查科”。南美洲中部的平原。面積約80萬平方千米。拔在100~400米之間。是南美洲夏季最熱的地區之一。有廣大的灌木林和熱帶草原。特產破斧樹,可作建筑材料和提制鞣酸。
1.舊社會北京北幫妓院中的青年男仆。因其常手提水壺沖茶﹐故稱。也稱"茶壺"。
1.一種山區農民穿的布鞋﹐鞋底鞋幫都納得很細致厚實﹐方頭微翹﹐上有兩條前開后合的鞋梁﹐略象鏟形。
1.首領。
1.漢制﹐皇帝之姑稱大長公主◇為帝姑的封號。
1.官名『置﹐為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其職掌為宣達皇后旨意﹐管理宮中事宜。
1.大長天。極言白天時間長。
消化器官之一。消化道的最后腸段。成人的大腸約長15米。分為盲腸、結腸和直腸三部分,出口處為肛門。具有分泌黏液、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形成和排出糞便的功能。
1.寄生在人或高等動物大腸內的一種細菌。在腸內生活時對人或動物一般無桅﹐但如進入腎﹑膽囊等器官內﹐則會引起發炎。
1.周代廟祭名。
1.本性;常道。
中國儲量最豐富的錫礦。在廣西南丹境內。1986年建成。以錫為主,伴生鉛、鋅、金、銀等多種有色金屬。為國內采、選、冶結合的以錫金屬為主的綜合性生產基地。
1.明清時稱鄉試試場;亦指鄉試。
2.猶大局﹐大體。